戴著草帽,穿梭于農戶中,推廣農業政策,將農業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從果樹修剪、水肥管理、花果管理到病蟲害防治,都一一詳細地為農戶進行講解……這是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2023屆畢業生於威成的日常工作,今年6月畢業后,他按照定向培養的要求,到桂林市灌陽縣實習,近期即將奔赴鄉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擔任農業技術員。
近年來,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堅持服務“三農”的辦學理念,保證農業職教“向農而行”。學校注重招收農村生源,實行招生對象有“優先”、教育資源有“傾斜”,學校農村學生占比達76%,以“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方式發揮著明顯的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作用,將教育資源向急需人才的農村地區傾斜。自2021年實施廣西鄉鎮農技人員定向培養計劃以來,已累計招收300多人,把過去的“為農辦學”轉變成“依農辦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暢通“多元化”就業創業渠道,為推動鄉村振興輸送農業發展人才
據統計,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農業類專業就業去向落實率達到85%以上,專業對口率達到90%,其中約40%的動物科學類專業畢業生在廣西規模畜牧養殖企業任中層人員;畢業生創業率達到1.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發揮農業特色,傾心培育“三農”情懷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整合教學科研的優勢資源向鄉村傾斜,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扎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確保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以八桂田園“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為載體,注重融入農業元素、發揚農業特色,培養造就一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且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每年輸送6000多名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其中60%以上奔赴基層一線從事農類或涉農類行業工作。
推進農科教融合,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新農人”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根據現代農業產業布局和行業發展需要,科學設置和調整優化專業結構,精準設置36個本科專業和34個專科專業,科學構建作物、畜牧獸醫、中草藥、食品加工等12個專業群,建成省級“雙高”專業群2個、示范性專業群6個、國家骨干專業5個,潛心打造和凝練專業人才培養特色,做到涉農專業水平高、非直接涉農專業都服務于農業發展。牽頭組建國家示范性職教集團——廣西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建設金穗、力源、揚翔等5個產業學院,現代畜牧、動物醫學、設施園藝等3個職業本科專業為廣西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校企每年協同育人3000多人。校企共建實訓基地166個、實踐基地68個,每年有6000多名學生在校企共建基地開展專業實訓和創業實踐。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涉農企業優勢資源,不斷提升農業人才的培育水平與培育質量。
產學研結合,為鄉村振興裝上“助推器”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建有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廣西鄉村振興學院等4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平臺,3年來培訓近5萬人次,為基層輸送“即用型人才”。承擔廣西村“兩委”能力提升工程。從2010年至2023年,學校已經連續招收13屆學歷教育學生;截至2022年6月,共有10屆畢業生,向全區農村培養輸送了1000多名村“兩委”干部,是南寧市青年農場主培育依托單位,切實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同時,學校抓實派駐幫扶,常年選派7名優秀黨員干部赴百色市靖西市駐村開展幫扶工作,依托黨員先鋒隊、服務隊與幫扶村開展結對共建。充分發揮教師專業特長,組建了果樹、糧食、蔬菜、家畜等8支產業服務隊,定期開展到村幫扶工作,選好管好科技特派員隊伍,助推幫扶村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韌性。
下一步,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將著眼當前職業教育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找準學校辦學定位,補齊短板弱項,發揮專業特色,成為農業職業教育改革的引領者、職業本科教育的先行者,在農業人才培育上持續發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聶菲黃弘)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