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農商管理學院學工黨支部是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建設單位。近年來,該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健全“321”黨建育人組織體系、完善“1253”黨建工作機制,創新“456”黨建工作模式,對標“七個有力”鑄魂育人,傾力打造黨建工作新格局。
優組織、建機制
夯基壘臺激發活力
【資料圖】
黨支部組織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黨建工作規范有力。農商管理學院學工黨支部共有黨員教師7人,設有1名黨支部書記和2名支部委員。黨支部書記黨務工作經驗豐富,成員工作職責明確。黨支部構建了以三個工作室、兩個社團和一個社會組織為載體的“321”黨建育人組織體系,即“燈塔引航”思政育人工作室、“啟明星”生涯規劃工作室、“心語護苗”心理健康工作室和“小農蟻”電商助農實踐社團、“新芽”志愿者社團及“赤子之心”社會公益組織,圍繞思想引領、創新創業、心理健康、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方面,全覆蓋、立體化、多維度地開展黨建育人工作。
在學校黨委領導下,黨支部嚴格對標“七個有力”開展黨建工作,不斷總結凝練,形成了“1253”黨建工作機制,即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條主線”,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兩個作用”,通過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五大保障”,達到服務人才培養、服務教師成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三大目的”?!?253”黨建工作機制作用的發揮,促進了學院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升了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育人能力,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貢獻黨支部力量、展現青春風采。
重引領、促融合
立德鑄魂潛心育人
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黨帶團行,青春賦能,在黨建和育人工作中實現“雙促進、雙提高”。依托“321”黨建育人組織體系,實施“鑄魂引路”工程。通過思政課堂、課程思政建設、書記講黨課、學風建設、“時事周周評”和“天天講”等活動,開展“青年大學習”“青馬工程”等項目,實現對學生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培育了一批信仰堅定、品格鮮明、敢于擔當、奮進創新的學生骨干。借助課堂、宿舍、社團、實習基地、網絡等“線上+線下”各類陣地,利用重大紀念日、節假日及軍訓、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等契機,與相關專業教師黨支部和用人單位聯動,在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專業知識學習、專業技能比武、主題教育、文體活動、社會實踐等活動,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強品牌、樹典型
黨建創新成效顯著
黨支部不斷整合資源,探索新載體、新亮點,培育特色黨建品牌。一是打造“黨建紅助推生態綠”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黨支部組織黨員教師帶領大學生志愿團隊先后深入興化、高港、泰興、靖江等地革命老區或紅色鄉村,深挖紅色資源,開設綠色環保課堂,參與鄉村治理,弘揚勞動精神,履行責任擔當。二是培育“農旅融合促發展電商帶貨助振興”精品黨建項目。黨支部黨員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在服務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積極探索,多次組織大學生實踐團隊在泰州市及周邊地區農村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調研、農產品品牌調研、農產品電商直播等活動。
黨支部注重黨員的培育和標桿的選育,實施“頭雁領航群雁齊飛”工程,黨支部內形成了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近3年來,黨支部黨員獲得“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江蘇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江蘇省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泰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泰州市青年崗位能手”“泰州市共青團先進個人”及校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近20項,所有黨員都曾在單位年度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學院黨建育人成效顯著,近3年學生中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中國電信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等國家獎項的有10多人次,獲得“江蘇省優秀學生干部”“江蘇省三好學生”等省級榮譽及在“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江蘇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獎的學生近百人次。學院黨建育人工作被權威媒體報道20多次。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學工黨支部當前積極探索“456”黨建工作模式,即聚焦建設政治引領有高度、理論武裝有深度、組織建設有力度、價值傳遞有溫度的“四度黨支部”,通過抓好理論學習、“雙創”行動、品牌建設、評優樹先、融合發展“五個著力點”,實現打造一個平臺、開設一個陣地、飄揚一面旗幟、應對一項挑戰、建設一組基地、開展一批實踐“六個一工程”。相信隨著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建設的深入開展,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農商管理學院學工黨支部將會鑄就新的輝煌。
(陳紅娟宗瑛于穎姜暉)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