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吸引更多的基金、資金助力企業前來投資興業,是當下上海政府部門不斷思考的課題。記者31日在走訪中了解到,打通金融和資本,依托產業基金的資源和資本優勢,構建產業基金參與主導的產業園區開發管理新模式,進而提升產業能級、增強產業聚集、加速產業落地,是此間政府部門嘗試的一條新路徑。
在當日舉行的奉賢區2023年“基金+基地+產業”大會上,記者了解到,該區政府希望通過創新推進“基金+基地”招投聯動、撬動創業投資基金的模式,用好市場機制,不斷提高國資投資管理能力。奉賢區發改委方面當日接受采訪時介紹,“基金+基地”是構建產業基金參與主導的產業園區開發管理新模式,是探索提升產業能級、增加產業集聚、加速產業落地的新路徑。奉賢區已制定了《奉賢區關于區管企業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促進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試行)》(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據此,所發起設立的基金規模原則上不低于1億元,最高限額10億元;其中,首期到位資金不低于認繳出資總額的30%,且所有投資者均以貨幣形式出資;積極引入龍頭項目作為基石投資人?!度舾梢庖姟愤€規定了基金投向:圍繞美麗大健康、數智新經濟、新能源汽配、化學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方向。
據透露,奉賢區起草了《關于“基金+基地”賦能園區開發管理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希望通過政策賦能,吸引和鼓勵更多的優質市場主體參與奉賢的園區開發。根據《實施意見》,該區采用“基金+基地”開發模式的園區,可以享受相關支持政策,這些政策包括:在初期建設和項目落地方面,園區享受以息促投、租金補貼等;引入“撥投貸”聯動模式、開放園區物業轉讓、開展商貿型企業招商、鼓勵區產業引導基金支持等。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奉賢區就設立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總規模20億元。5年多來,該基金共接洽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子基金90余家。最終經過遴選和審議,實際出資3支子基金,投資方向涵蓋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大類。據透露,這3支子基金累計對外投資項目30個,撬動社會資本逾19億元。
為實體經濟“輸血”“增氧”是當下上海政府部門努力的方向。據悉,奉賢區是上海普惠金融發展先行區和普惠金融資源的重要承載區。去年,該區啟動了“三個100億”普惠金融信貸行動,出臺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政策措施,從需求端出發提供更高質量的普惠金融服務。“三個100億”普惠金融信貸行動是指:100億普惠金融助企信貸、100億“淘金工程”企業信貸、100億“以息促投”項目信貸行動。此舉旨在強化“政府+銀行+企業”的合作模式,優化金融服務環境。
事實上,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奉賢還做出了多種探索:將“東方美谷貸”授信額度由50億元提升至60億元,業務合作銀行由7家增至12家,按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給予貸款30%的利息補貼等,相關政策的優化讓貸款利率更低、審批環節更簡單、放貸時間更短。與此同時,奉賢區加大與資本市場對接力度。據透露,今年,該區協同上海證監局、上交所赴多家重點上市后備企業走訪調研,建立了“上市管家”服務機制,通過加強與擬上市企業溝通交流,協調解決企業在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問題。
奉賢區方面告訴記者,今后,將聚焦政策創新,拿出土地和貼息資金,著力“淘”出一批“五型經濟”的小巨人、獨角獸企業:對引進的產業鏈關鍵環節和緊缺項目,最高獎勵3000萬元;對符合奉賢重點產業導向的杰出人才及其團隊在奉設立的項目,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資助;對在本區設立高端研發中心的國內外企業,最高獎勵500萬元。對于落地奉賢的人才項目開展前沿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資金支持。“五型經濟”是指:創新型經濟、服務型經濟、總部型經濟、開放型經濟、流量型經濟。
奉賢有近60萬家中小微企業。在奉賢區方面看來,這是競爭優勢。該區希望通過“基金”+“基地”的創新模式,吸引更多中小企業落戶奉賢,帶動社會資本,整合優勢資源,推動先導產業的規模倍增、重點產業的創新突破、新興產業的積厚成勢、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