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專業心理咨詢師系統治療、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將繪畫游戲等與治療相結合……31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北京市兒童福利院(簡稱“市兒福”)舉辦媒體開放日活動,面向社會展示市兒福近年來在孤殘兒童服務保障等方面取得的進展。
圖為北京市兒童福利院教室內的作品展示。 徐婧 攝北京市兒童福利院成立于1984年,位于海淀區清河街道,占地面積45畝,設計床位500張。近年來,北京市兒童福利院在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和北京市社會福利事務管理中心的領導下,持續構建更加全面、更加專業、更高質量的兒童服務保障供養體系。
當天上午,在該院康復示范中心,小朋友們正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扎染和編繩等手工活動。據介紹,市兒福收養的各類孤殘兒童有包括智力、肢體等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殘疾,針對這些兒童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服務需求,形成了“六化”服務體系,包括養護服務精細化、醫療服務規范化、康復服務專業化、教育服務個性化、安置服務最優化、社工服務親情化。
在該院各個教室,有的張貼著古詩詞,有的展示小朋友的繪畫作品,還有的擺放著各類手工。北京市兒童福利院院長張志良介紹,該院在教育理念上突出因材施教,針對每一個兒童的情況開展特殊教育,制定專屬內容。
圖為北京市兒童福利院教室內的扎染作品。 徐婧 攝“比如針對智力發育遲滯兒童,從最開始通過識字卡識字到學算術、背詩歌,再到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拓展生活技能。”張志良表示,該院的每一個孩子能接受到有針對性、系統性的特殊教育。當孩子超過14歲后,將由民政系統的其他福利機構來照護,接過社會弱勢群體兜底保障的“接力棒”。
由于接收對象大部分為孤殘兒童,該院積極發揮在孤殘兒童養育服務領域的示范引領作用,深化孤殘兒童養育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成果,強化護士、醫生、康復師、教師、社會工作師等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專業技能培訓力度,充分發揮蔡保根技能大師工作室專業優勢,不斷提升專業服務水平。
蔡保根是該院養護五區區長,也是蔡保根技能大師工作室的負責人。她介紹,自己的主要工作是負責養護五區孤棄兒童的日常照料,包括日常的喂奶、喂水、喂飯、喂藥、更換尿布、口腔護理、為兒童洗澡理發以及包括癲癇在內的急救處理等工作,“一些孩子可能會患有多種疾病,不僅要在生活護理上下功夫,還要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
“院內孩子采取集中供養服務模式,孩子們衣食無憂,相對正常孩子來說,他們缺少父母完整的關愛和更多的關注,比正常孩子更容易產生焦慮、缺乏安全感。”張志良介紹,針對兒童心理特點,該院配備了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和社會工作師對兒童進行系統治療,通過繪畫、音樂、行為矯正、游戲治療等相結合的方法,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有針對性地解決兒童在認知、情緒、行為等方面的問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為保證員工專業水平,該院加強專業技能的日常教育和培訓考核力度,比如開展崗前培訓、分層培訓,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定期進行技術操作的考核。同時,依托院內大師工作室,積極參加各類護理員技能大賽,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技術技能。(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