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唐東軍 葉孜)據三峽集團5月31日消息,該集團2023年長江鱘繁殖累計出苗80萬尾,長勢良好,這也是三峽集團自2019年4月實現長江鱘全人工繁殖以來創造的新紀錄。
長江鱘初孵仔魚 毛翔春 攝三峽集團長江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2023年長江鱘繁殖工作于4月初進行,長江珍稀魚類培育基地金沙江向家壩實驗站、宜昌實驗站、三峽實驗站三地同步實施。4月下旬,最后一批長江鱘魚苗在三峽實驗站破膜而出。
長江鱘受精卵 李洋 攝三峽實驗站內,小蝌蚪模樣的長江鱘魚苗拖著長長的尾巴,在苗種流水培育車間蓄養池游弋。長江珍稀魚類培育基地宜昌實驗站高級工程師張建明介紹,經過養殖人員近兩個月的悉心照料,鱘寶寶目前已長到7厘米,體重約5克。此批長江鱘魚苗中的50萬尾將于6月6日全國放魚日放歸長江。
宜昌實驗站苗種流水培育車間 黃欣 攝長江鱘又名沙臘子、達氏鱘,主要分布于長江上游干流及其各大支流中,是我國特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級保護物種,同時也是長江魚類資源保護的旗艦物種之一。長江鱘與中華鱘都是長江流域特有的珍稀魚類,有“水中國寶”和“水中活化石”之稱,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和生態價值。
宜昌實驗站長江鱘孵化設備 葉孜 攝自2011年起,三峽集團長江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啟動長江鱘全人工繁殖技術的研究,組織人員進行重點技術攻關,建立了長江鱘全生命周期保護技術體系。2019年4月,長江鱘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截至目前,三峽集團已在四川省宜賓市長江公園、向家壩豆壩燒瓦沱碼頭等地放流長江鱘27次,共計52萬余尾。(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