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肖江川)20日至2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巖溶研究中心第十五屆國際培訓班第二階段培訓活動在重慶武隆舉行。來自中國、美國、巴西、泰國、印度尼西亞等22個國家的50余名巖溶學界專家在武隆進行集中培訓和野外考察,實地探索世界自然遺產武隆喀斯特的成因和奧秘。
在集中培訓環(huán)節(jié),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員陳偉海以“中國巖溶景觀與武隆喀斯特”為題開展教學。他重點講解了“中國巖溶分布與景觀分區(qū)”“中國的巖溶洞穴”“中國的巖溶天坑”“巖溶景觀利用與保護”等內容。
圖為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員陳偉海在培訓班上授課?!∥渎^(qū)委宣傳部供圖“武隆喀斯特具有世界級的品質,是研究巖溶科學的專家必須要去的地方。”陳偉海表示,之所以把此次集中培訓和野外考察活動安排在武隆,是因為武隆喀斯特在巖溶學界具有獨特的科學價值、美學價值、自然遺產價值。
“武隆喀斯特是地球演化歷史的杰出范例,具有喀斯特科學研究的獨特價值?!蔽渎^(qū)世界自然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李永泰表示,此次國際巖溶學界的專家來武隆實地考察,希望能進一步推動武隆喀斯特資源價值再發(fā)現。
圖為武隆芙蓉江景區(qū)。 王俊杰 攝武隆地處武陵山與大婁山交匯的褶皺地帶,境內擁有溶洞、天坑、地縫、峽谷、峰叢等喀斯特自然景觀。2007年6月27日,在新西蘭舉辦的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包括重慶武隆喀斯特在內的“中國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武隆喀斯特由此成為中國第六處、重慶市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地。
為深入研究武隆喀斯特地質地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巖溶研究中心在武隆成立了巖溶研究基地,針對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開展科學研究和監(jiān)測保護。(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