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 宮宏宇)針對中小企業創新難、轉型難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會同相關部門啟動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和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此前還開展了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行動。
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在19日工信部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提到,這“三賦”專項行動是助力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組合拳”,是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資料圖片)
賦智: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為大企業最佳“合伙人”
《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由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任愛光在吹風會上表示,文件突出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圍繞科技成果的產生與匯聚、成果供需雙方精準對接、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等重點環節部署了3大重點任務、10項具體工作舉措,目的是實現“有成果、轉得好、持續轉”。
加大先進適用技術供給,支持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的先進技術向中小企業轉移轉化。加快數字化智能技術推廣應用,助力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開展不少于30場賦智“深度行”活動,促進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結對子”,助力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為大企業最佳“合伙人”。
任愛光介紹,賦智“深度行”活動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術、裝備制造等領域,遴選出了70多項優質科技成果進行路演,促成多家企業、高校、投資機構的合作意向;上線了制造業創新成果產業化服務平臺,開展技術成熟度評價700余項,完成成果匹配對接400余項。
賦值: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揮好“獨門絕技”優勢
任愛光提到,《賦值專項行動》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為中小企業賦值,力爭到2025年,形成百項優秀標桿經驗,新增千家公共服務平臺,服務萬家中小企業質量升級、標準提檔、品牌增效,推動中小企業向產業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主要措施包括質量賦值、標準賦值、品牌賦值和公共服務四個方面。
質量賦值方面,引導中小企業建立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支持企業開展質量管理能力分級評價,激勵企業向卓越質量攀升。深入開展質量管理數字化“深度行”活動,加大數字能力供給。
標準賦值方面,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揮好“獨門絕技”優勢,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開展基礎通用、關鍵技術、試驗方法、典型應用等國家和行業標準研制。
品牌賦值方面,引導中小企業提升品牌意識,推動品牌標準貫標,增強企業品牌建設能力。鼓勵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打造特色鮮明、美譽度高的區域品牌。
公共服務方面,加強標準、計量、檢測試驗等質量基礎能力建設,推動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咨詢、診斷、中試等公共服務供給,幫助企業突破發展瓶頸。
資料圖:全自動機器人焊接生產線。賦能:引導中小企業加速轉型步伐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既是助企紓困之舉,也是提升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發展韌性的關鍵舉措”,工信部中小企業局一級巡視員王海林在會上介紹,《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實施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以專項行動為抓手,全面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
如,發布了《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評測指標》《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引導企業明確轉型方向。聯合財政部開展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目前,已遴選確定第一批38個細分行業98家數字化服務商,推動2000多家中小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財政資金支持4.3億元左右。
王海林提到,下一步,工信部部將研究制定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綜合性政策文件,加強頂層設計。聯合財政部繼續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帶動更多社會資源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廣、持續優化《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評測指標》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發布中小企業數字化指數,引導中小企業加速轉型步伐。
另外,推廣“大企業建平臺、中小企業用平臺”模式,引導大企業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舉辦2023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完善數字化生態體系。打造滿足行業共性需求和中小企業個性化需求的數字化轉型資源池、工具箱,探索建設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匯聚優質資源,加強供需對接。(完)
搜索
復制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