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李貴剛 闞力)記者5日從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上獲悉,發現“一眼史前三千年”考古奇觀的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可能是區域性“古國”。
黃山遺址位于河南南陽市黃山村,距中國產玉名山——獨山約3公里,是一處年代跨越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層層疊疊保存很好的史前文化遺存,堪稱“一眼史前三千年”考古奇觀。2022年,黃山遺址先后入選“2021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2021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六大項目、“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張明哲5日在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上介紹說,2022年,考古人員在黃山遺址共清理22座仰韶文化建筑址,分為圓形房址或糧倉址18座,2座長方形柱列式房址,1座長方形木骨泥墻石玉器坊居址,1座近長方形大型夯基房址;13座小型墓。55座屈家嶺或仰韶甕棺葬,其中有6個以上可能為糧倉奠基坑。4座屈家嶺文化柱列式或露天石玉器作坊址,1座長方形柱列式房址,17座墓葬。58座仰韶、屈家嶺、石家河文化灰坑。3座漢代墓葬。
其中,近長方形大型夯基房址為仰韶早期,局部長過8米、寬過4.6米,由料疆摻黏土夯打成,發現大型柱坑3排4列10個,同時發現較多同期制石玉器相關遺物,確定此期存在宮殿式高等級建筑,并規模化生產石玉器。
2022年,考古人員在屈家嶺文化大墓M77旁清理出同期4座大墓,隨葬玉鉞、玉璜、玉手鐲、大型陶器、象牙器等,確定了屈家嶺文化高等級墓葬區的位置。2022年,黃山遺址還發現大量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中晚期糧倉群,密度極大,其中50平方米內就有6座,可能預示了“國家級倉儲”的發現。
據張明哲介紹,考古發掘確定了黃山遺址是一處仰韶、屈家嶺、石家河文化時期以獨山玉和石為資源支撐、石玉器生產流通為特色的大型中心聚落遺址,面積已50余萬平方米。不僅填補了原始玉石器工業體系的考古發現空白,也可能是區域性“古國”的發現。遺址文化序列前后無縫延續,重要遺跡保存相當好,充分反映了社會分工、貧富分化、軍事色彩漸濃等一些文明要素,是距今4000年至7000年間華夏文明形成發展的關鍵時期,江漢與中原地區文明起源、南北文化交流融合、早期夏文化探討的核心研究對象之一。仰韶文化坊居式建筑和屈家嶺文化高等級大墓和工匠墓群保存之好國內罕見,具備重大的文物和展示利用價值。(完)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