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航 拍
文圖:羅山行者戴建達
孔子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們雖非智者與仁者,但總有著一種想與山水相融的情懷。在這個陽光明媚的五一勞動節,十來位好友相約,暫時拋開俗事的紛擾,追隨著暮春的腳步,向中雁蕩景區出發。過兩天悠閑的假期,呼吸一下久違的新鮮空氣。
【資料圖】
我們投宿中雁村的石湖景舍民宿,熱情的民宿潘老板為我們安排了獨棟農家小院,面山臨水,環境清幽,給人悠然自在的感覺!
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地投入村前的鐘前湖水庫。湖灘綠草茵茵,對岸青山綿延,碧水藍天,勾勒出一幅絕美的自然畫卷。河邊小船倚灘,悠閑的人們在灘上搭起了天幕。大人們圍爐煮茶,小伙伴們玩水嬉戲。迎著柔和的春風,沐著和煦的陽光,一邊享受著美景,一邊體驗著愜意……
跨過雄偉的中雁石橋,一條彩色的沿湖步道躍入你的眼簾。輕風習習,綠樹搖曳,野花爭艷,遠山嵯峨,湖水清冽,簡直使我們如入畫中。我們慢悠悠地逛著彩色的步道,時而扶欄湖堤,見湖面泛起絲縷般漣漪,頓感怡然而恬靜;時而細賞淺灘之小草綠意,忽覺賞心悅目;時而近聞著春花清香,恰得其味,淡濃相宜……藍天白云,湖光山色,皆入心情,是何其的輕松與美妙!
峰回路轉,步道蜿蜒。抬首望眼,中雁的標志性山峰——玉甑峰好像與我們如影相隨。高峰入云,氣吞山河,遠觀形如道帽,當地人稱之為道士巖。換個角度細望又似農家飯甑,美其名曰玉甑峰。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形狀各異的玉甑峰成了我們漫步鐘前湖步道最忠實的伙伴,也是我們視覺中呈現的最完美的風景。
拾級而上,中雁村的"詩韻中雁"牌坊巋然而立。石屋古樸,古樹蒼天,黑瓦白墻,炊煙鳧鳧……久違了的農家煙火氣既熟悉又陌生地呈現眼前。難得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坐村頭樹下,總不想起身,真有點依依不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這古詩里描繪的鄉村畫面,使我們在鋼筋水泥交織的都市人流中呆久之后,自然心生向往,更使我們產生一種心靈深處的平靜!
返回民宿,潘老板早已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農家菜,滿滿一大桌的美食自然成了今天享受眼福之后,又促成了一次絕美的口福。今天的中雁之行,讓我們確實感受了一番:世間萬物,滄海一粟,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
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相約繞鐘前湖9.6公里的綠道騎行一圈。民宿潘老板已為我們準備了十來輛山地自行車。建君夫婦是長跑達人,他倆決定跑步一圈,我們各自興高彩烈的從中湖大橋為起點出發了。
早晨清新的空氣彌漫著淡淡的草花與泥土的氣息,令人賞心悅目。抬眼望去,湖山相映,綠樹秀水,交織成一幅明媚的山水畫卷。蜿蜒延伸的環湖步道,猶如一條隨風舞動的彩色絲帶隨道湖沿飄向山間。加油,加油……同伴們互相鼓勵著前進,騎得最快的建光兄早把我們甩在身后,身影消失在綠道的遠方……
女伴們騎累了,停一停,歇一歇。或憑欄望峰息心,或低頭看湖忘返。尤其注視著這水中的山峰以及自己的倒影,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令人心曠神怡,愜意無比。或坐在車前選一個小眾景點拍個照,讓這次難忘的騎行與四周的湖光山色永遠留在美好的記憶里。
步道彎曲,綠樹蔥朧,湖水碧藍,奇峰突兀。玉甑峰忽遠忽近,如影隨行,變幻換著不同的身姿。湖水清澈,高峰拔云,回清倒影,湖上有峰,湖里亦有峰,上下對接,互相爭艷,妙不可言。
十里湖山,詩韻中雁。優美的中雁風光,讓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描繪中雁風景的詩篇。獨具匠心的建設者把他們的詩用白漆寫在彩色的綠道上,一邊騎行,一邊攬勝,一邊讀詩,其樂無窮。宋代林斗南的"苦吟轉覺嘉句慳,忘遠方知眾山下",是登臨白巖山的壯闊;還有錢宏的"巖下碧藤掛紫煙,巖頭白石插青天"給人帶來獨特的感受;王十朋的"云間雞犬年猶永,世上英雄竟謾豪",寫得都是無與倫比的登中雁之感。騎著單車,讀著古詩,仿佛有跟著古人游山玩水的豪邁。
湖中偶有小船駛過,原來是有人在湖中船上垂釣。小船悠悠,釣者怡然,選擇不同的釣位感受著上鉤的快樂。岸邊也有靜坐的垂釣者,他們不斷地重復著甩桿提桿上餌的動作,靜靜地感受著這里的寧靜與優美的湖光山色。我們也停下車,靜看了許久。對垂釣者來說,讓自己融于自然,修養身心,也是感受自然的絕佳方式。
一個多小時的騎行又回到起點。原本以為我們會騎車追上跑步的建君夫婦,沒想到他們早已到達了,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激情與體力。今天,真是難得的一次環湖騎行,鍛煉身體,湖山攬勝,激動之余胡謅打油詩一首以記之:一騎綠道吟豪詩,湖山攬勝我自知。鐘湖騎行心似水,玉甑峰巍我獨癡。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