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應妮)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天津圖書館、南京圖書館、云南省圖書館、蘇州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等6家單位,4日在線召開古籍數字資源聯合發布會。這是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組織的第七次古籍數字資源聯合發布。
此次6家單位新增發布古籍資源6786部(件),不僅有明清版刻、稿抄本古籍,還有碑帖拓本等特色資源,為廣大讀者和專家學者開展利用和研究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文獻資料。截至目前,全國累計發布古籍及特藏文獻影像資源達到13萬部(件),其中國家圖書館建設的“中華古籍資源庫”發布古籍影像資源超過10.2萬部(件),先后聯合39家單位發布古籍資源2.8萬部(件)。
國家圖書館本次發布館藏古籍數字資源1075部19.2萬葉,均為高清無水印古籍影像,主要為年譜類、目錄類古籍。版本類型包括明刻本、清刻本、清稿本、清抄本、石印本等。天津圖書館發布館藏稿抄本文獻165種655冊,包括詩文集、日記、奏折、書札等一批未經整理、出版的歷史文獻。南京圖書館將清人文集399種以全本彩色掃描的方式制作成數字影像,其中還包括一些獨一無二的稿本、抄本等寫本文獻。云南省圖書館發布館藏善本63部381冊,以史部為主,包括斷代史、云南方志和地方文獻等。蘇州圖書館目前有數字化古籍1496部,包括古代地方文獻、館藏珍貴古籍、文人別集等內容,可實現遠程登錄、圖文對照、全文檢索、繁簡字轉換等功能。中山大學碑帖數據庫現收錄館藏碑帖4196種1萬余幅,有畫像石、石經、墓志等,可通過題名、刻石年代、出土地點等檢索相關碑帖圖像。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圖書館此次發布的年譜類古籍中版刻最早者為明成化刻本《臨川吳文正公年譜》,為危素所編,是書為研究吳澄生平的重要資料。目錄類古籍基本囊括了經典的目錄學著作,如《校讎通義》《群書校補》《禁毀書目》《千頃堂書目》《經義考》《小學考》《四庫全書總目》《書目答問》《藏書紀事詩》等。
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熊遠明表示,古籍保護的目的在于傳承和利用,古籍數字資源的在線發布與共建共享,使社會大眾和研究者可以足不出戶閱覽古籍資源,在有效解決古籍保護和利用矛盾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古籍傳播,為中外學者方便地研究古籍提供便利,對于揭示和堅守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堅定和增強文化自信,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完)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