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老師,我的社交圈子很窄,基本只和室友和家人交往,好像困住一般,想要突破但是不知道方向。”“我的圈子雖然很多,但是想獲得每個圈子都認同卻很難,有時不得不選擇站隊。”……這是同學們在圈層互助平臺上的分享和討論。圈子太小、圈子不同、圈子難融等問題是大學生面臨的社交困境。
尤其在互聯網時代,在相對“不流動”的校園內形成的“熟人社會”中,人工智能通過地域、組織關系、用戶畫像等算法精準推送發現好友的功能,致使大學生更容易陷入看似主動選擇其實是被選擇的圈層中,由此逐漸形成了某種特質的群體性集中的“圈層化”。大學生社交圈層呈現出公共與私人、現實與虛擬、線上與線下混雜相嵌的移動場景, 是大學生中嶄新的一種存在方式。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WE成長輔導員工作室運用當前大學生網絡社交呈現出的“圈層化”特點,構筑的“圈層成長共同體”系統。
社群圈聚類大學生興趣愛好,培養自律和堅持積極品質。通過21天賦能計劃打卡,組建社群,以學生群主帶動朋輩,完成既定目標。“定個計劃很簡單,每天堅持做卻不容易,過程中差點就放棄了,如果不是圈子里的人鼓勵和支持,我也想不到自己真的能做到。”參加了兩期打卡計劃的馮同學說道。21天只是個開始,很多社群從建立之初一直運營至今,最長的已經有一年之久。“堅持這件事真的太酷了!”同學們紛紛感嘆道。
寢室圈提高室友間互動質量,培育互助和團結積極品質。“和室友吃飯、拿快遞、去圖書館,除此以外,還能一起做些什么呢?”原來和室友相處也像是經營一段親密關系一樣,得有儀式感。寢室九宮格活動提供了一個契機,共同完成九件事成為室友間相處的浪漫,提高了寢室成員之間的和諧氛圍。“寢室里的小摩擦不可避免,穩定的關系基礎就是矛盾的化解良藥,共同的經歷連通了我們的心靈,花時間團結起來更有價值。”
精英圈打破圈子之間的壁壘,培植合作和開放積極品質。“我喜歡看小說,你喜歡經典文學,這不是三觀不合。你說我膚淺,我覺得你古板,那才叫三觀不合。”然而圈層的封閉性極易造成價值觀的固化、窄化、極端化,割裂了圈子之間的聯系,造成關系淡化甚至對立。不同的圈子之間有差異,求同存異才有發展。邀請榜樣人物對話,尋找價值的共同點,通過問答墻的觀點互動,讓有力量的觀點成為圈子的融通秘鑰,解除彼此之間的隔閡。“圈子打開了,和不同的人交流,嘗試和新鮮的事物打交道,有趣且發人深省。”
據悉,金華職業技術學院WE成長工作室將持續聚焦培育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破解圈層化困局,把握大學生思想傳播的空間分布及其互動規律,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構筑社會支持體系。
(通訊員 錢玲 編輯 周飛騰 楊舒婷)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