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慶市政府舉辦、重慶市教委主管的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始終堅持“人才強校、文化興校、特色立校”的發展理念,全面推進“大思政”三全育人改革,著力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模式的建構,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育人成效明顯。
正確認識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模式建構的重要性
(資料圖片)
創新創業教育是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抓手。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目標,既是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更是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高素質人才。學校正確認識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重要性,著力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模式的建構,增強協同育人實效。
學校科學打造“五育融合、德技雙馨”育人機制,構建“筑匠魂、精匠藝、育匠品”的“三全育人”新模式育人機制。重構成果導向、通專融合、個性培養的“平臺+模塊”課程體系,以“價值引領、人格養成、知識積累、能力培養”為培養目標,率先提出“技術技能教育的英才育人”理念,創新實施“卓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計劃,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讓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實施思政教育智慧管理工程,不斷創新思政教育工作載體,提升教育工作實效。打造系列特色“行走思政課”“活動思政課”,讓思政教育“活起來,火起來,動起來”,發揮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潤物耕心。卓越技能人才培養和就業工作特色做法被主流媒體關注報道。
創新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模式建構的方式
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業意識及拼搏奮進意識。學校科學改革協同育人模式,以思政教育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以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提升自我的能力,讓學生正確認知社會發展大環境并抉擇個人成長路徑。
學校選派優秀學生代表參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光電技術項目,并勇奪金牌;實施“大專業進,小專業出”的具體培養模式,實行專業可選、課程可選、進度可選、增量學習的個性化培養機制,給予學生更多學習自主權;高質量開展美育、體育、勞動教育;率先組織編寫并出版《高職學生勞動教育教程》,并據此對原有的通識類課程進行項目化改造,增開了《中國傳統技藝》等勞動審美課程;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魏晉風骨解讀”等多門國學金課,增設3個免費學分的“分眾快樂技能體育”課程,建立“百工學堂”引導學生開展勞動實踐。
拓展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模式建構的平臺
創新創業教育是實踐性極強的教育形式,是價值引領的實踐路徑。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協同育人能夠激發思政育人的作用力,能夠拓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力,幫助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培養自信心與價值觀。學校著力拓展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模式建構的平臺,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進階式的育人體系。
學校率先發起成立“長江經濟帶產教融合發展聯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教融合發展聯盟”,對接專業群建有“中國通信工業協會信息安全與云計算校企聯盟”等10個校企聯盟以及“重電—華為ICT學院”等16個產業學院。持續推進“政企園所校”合作,先后與重慶市工業互聯網發展中心等70余家單位簽訂校企合作協議,與華雄集團等開展產業園區辦學規劃,與重慶市開州區人民政府共建“開州區鄉村振興學院”等。以“一站式”學生社區構建為立足點,以“北辰”生涯輔導工作室為抓手,利用講座、趣味活動等幫助學生解決成長發展道路上容易出現的“共性問題”,以生涯規劃大賽、職業技能大賽喚醒學生的生態成長意識,以深入企業走訪、調查加強學生對自我和職業的了解,幫助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興趣和決心。
打造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模式建構的隊伍
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關鍵是教師。創新創業教師隊伍應當具備正確的政治導向、較強的政治素養以及扎實的教學能力,找準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思政切入點,實現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科學融合。學校堅持全面深化師德師風建設,構建現代人事治理體系,推進高水平雙師隊伍建設,激發協同育人的不竭動力。
創新開展“金課堂”平臺建設,引導教師利用好這一平臺充分展示自己,不斷強化自身技能和教學素養,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著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不定期召開“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工作交流會,深化“三教”改革,樹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促進教師素養提升、賦能教法學法創新發展。與職教集團、科技創新平臺等緊密聯系,選拔、鼓勵骨干教師參與行業標準研制、專業教學標準修訂、技能大賽執裁等專業活動,孵化了一大批水平高、理念新、技術強的優秀名師。引入德國、新加坡等國家的職業教育培訓師資等資源,對全體團隊教師開展專業教學法、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等多項培訓,提升團隊教師的課程標準開發、教學協作等能力。與教師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要求教師堅決履行立德樹人神圣職責,規范自身從教言行,用學識和人格魅力影響和教育學生。
(作者:肖蜀奉)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