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通過農村職業教育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培養數以千萬計的留得下、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和勞動者,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全國政協委員、佐丹力健康產業集團(吉林)有限公司董事長韓丹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建議,從五個方面提升農村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能力。
一是統籌發展農村職業教育與培訓,提高農村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因地制宜,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辦好縣級職教中心,確保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性地位。通過擴招等方式,大力推動新型職業農民接受涉農高等職業教育,建立暢通的農民學歷職業教育通道。緊跟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需求,進一步加強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現代化農業生產和經營能力。中央財政要把支持農村職業院校建設作為加大轉移支付的重點項目,形成長效機制,并明確地方政府支持縣級職業教育發展的主體責任,顯著加強農村職業院校辦學基礎水平。
二是優化農村職業教育區域布局,提升農村職業院校專業與產業的適應性。根據區域經濟基礎、社會發展需求、人口規模等確定農村職業學校布局。農村職業學校要圍繞當地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優化專業設置,鼓勵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開設休閑農業、農業旅游、鄉村規劃建設、鄉村住宅設計等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一批專業人才,扶持一批鄉村工匠。
三是推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農村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農業企業、社會力量參與農村職業教育提供制度保障,通過政策扶持,如財政專項資金、企業稅收減免、貸款貼息等形式引導涉農企業、農業園區、合作社等企業組織參與農村職業教育,引導其與涉農職業教育機構共建實訓基地、生產經營現場教學基地等。
四是促進城鄉職業教育均衡發展,顯著提高農村職業院校師資隊伍水平。引導中心城市優質職業院校與縣級職教中心、農村職業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鼓勵城鄉職業學校之間開展委托管理等探索。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和支持城市優質職業學校的優秀教師定期到縣級職教中心服務;采用財政支持的方式,允許縣級職教中心聘請一定數量的行業企業人員到學校擔任實踐指導教師,支持學校根據需要聘任專兼職教師。
五是圍繞鄉村振興新業態、新職業,通過靈活辦學探索現代農業人才培養新模式。鼓勵和支持農村職業院校建立農民學院、農民創業孵化基地等平臺。開發一批基于新媒體營銷的農業創新課程,聘請本土農技專家做專業帶頭人,聘請技術能手來授課。建立傳統課堂、云課堂、“三農”實訓基地“三位一體”的開放式課堂體系,把課堂搬到田野中。
(記者 王有軍)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