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聯合國發布教育變革愿景聲明,強調支持教師成為變革推動者
(資料圖片)
2022年9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聯合國大會“高級別周”期間召集世界各國領導人舉辦教育變革峰會,呼吁全球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產生的教育危機。會議重點強調教師是教育體系的命脈,應該重新關注教師的角色和能力要求。古特雷斯指出,當今教師需要成為課堂學習的推動者,而不僅僅扮演告知答案的角色。同時,全球面臨的教師短缺問題,也需要通過提高教師地位、保證良好的工作條件、提供持續的培訓和學習機會以及足夠的薪酬等方式解決。
大會通過了《教育變革:著眼共同未來,政治行動迫在眉睫》的愿景聲明,強調支持教師改變自己,成為變革的推動者。會議強調,在幫助學習者理解復雜的現實時,教師必須成為知識的生產者、促進者和引導者,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從4個方面著手。一是擴大教師的能力、能動性和自主權,使其能設計、解釋和管理課程,并調整相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二是正視全球教師短缺問題,通過提高教師職業對年輕一代的吸引力、給予持續的職業發展機會等方式正面解決。三是教師招聘與晉升機制需要更加公平公正,確保為婦女和弱勢及邊緣化群體提供機會,并加強教學監測與評價。四是要求教育系統確保教師能夠參與制定包括課程和教學改革在內的教育政策,以保障教師自行組織安排教學的權利。
2. 美國加強多途徑教師儲備,以解決教師短缺問題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美國許多地區在吸引和留住教師等方面面臨著重大挑戰,尤其是在特殊教育、雙語教育、STEM教育以及學前教育等關鍵領域已經存在較為明顯的教師短缺問題。2022年3月,美國教育部聯合各州、各學區以及諸多大學推出教師支持計劃,并通過包括高等教育緊急救濟資金在內的多種聯邦救濟資金支持此計劃,旨在不斷儲備足夠多的能夠勝任課堂教學、推動學校建設的教師。
美國教育部通過此項計劃,鼓勵各地借助聯邦層面的新冠肺炎疫情救濟基金在高等教育機構中通過設置教師教育綜合課程、預備教師培訓項目等方式擴大教師教育的范圍,由新冠肺炎疫情救濟基金支付教師參加培訓的相關費用,以幫助解決當前存在的教師短缺問題。美國勞工部也批準了相關工作標準,允許教師在參加高校提供的結構化培訓的同時可以參與一線教學,并接受相關的技能指導。美國也重視通過增加教師報酬如提高教師的起薪和工資上限等形式,提高教師職業的吸引力。
3. 歐盟致力消除各國教師流動障礙,將教師教育作為戰略重點
2022年3月,歐盟召開歐洲教師教育會議,重申教師職業的重要性。4月,歐盟理事會通過一項關于開創教師發展的歐洲路徑的理事會建議,旨在加強教師的流動性以及突出教師教育的歐洲元素,建議強調要重點支持“伊拉斯謨+”計劃中的教師培訓。
法國在歐盟理事會上提出的“讓學校成為歐洲跳動的心臟”報告為歐洲教師教育合作提出了具體建議,其中包括建議通過為師范學院學生創建工作見習培訓以增加未來歐洲教師的流動性,建立統一的歐洲教師培訓模塊并將其作為歐盟各國教師培訓的固定要素。同時,歐盟非常重視對教師的資金支持,借助“伊拉斯謨+”計劃引入新的資金,加強對教師培訓的資助。通過來自23個國家的182個教師培訓項目,開發多樣的教師培訓項目和跨國研究計劃,促進歐盟范圍內的教師流動。
4. 英國關注教師國際流動,更新“國際合格教師資格”標準
2022年10月,英國政府更新“國際合格教師資格”計劃,進一步推動職前教師教育培訓市場由英國國內拓展至海外。國際合格教師資格是由英國政府與英國教育部共同支持的一種新的教師資格認證,它與英國合格教師資格適用相同的標準。國際合格教師資格由英國負責教師培養的機構委托或授權海外的教師教育機構來實施,借此出口英國的教師培訓模式,迎合了英國新的國際教育發展戰略的需要。
通過輸出英國“標準”,提升英國的全球軟實力。英國政府提出將“標準”拓展至教學領域,向全球輸出“英式教師培訓”模式。這背后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教師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職業,具備跨國的流動性,而英國致力于成為教師培養標準的制定者。與此同時,此計劃既可以緩解英國國內職前教師教育培訓市場供給側資源過剩的壓力,又可以拓寬新教師的來源渠道,解決英國國內外中小學師資不足問題。
5. 法國推動教師招聘考試改革,切實提高教師執教水平
2022年7月,法國推出教師招聘考試轉型具體細則,提高了教師招聘的要求,自2022年起應聘教師要有碩士學位方能上崗任教。除職業高中教師之外,所有招聘教師和教育工作人員的外部競爭性考試都要滿足此項條件。為了抵消高學歷要求對于教師招聘的負面影響,法國政府同步推出本科畢業生專項,針對有志于從事教師行業的本科畢業生,給予二至四年的帶薪培訓,直至研究生畢業進入職場為止。
法國在疫情之后一直處于中小學教師短缺狀況之下,為解決師資問題,法國教育部2022年增聘了3000多個合同制教師以補充師資。這些教師于今年6月通過快速招聘被錄取。對于這些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新聘教師,法國教育部部長表示會通過培訓教會新教師如何建立威信,怎樣把知識有效傳授給學生,怎樣維持課堂紀律……為了吸引合同制教師留任,法國政府還準備在2023年春天舉辦一次“特別的轉正應聘競賽活動”。
6. 芬蘭持續推動教師發展,關注教師終身學習
2022年5月,芬蘭教育與文化部發布《2022—2026教師教育發展計劃》,旨在滿足21世紀第三個10年新環境下的教師教育新需求。更新后的發展計劃保持了2016年芬蘭教師教育發展計劃的愿景,即共同創造最好的知識。該計劃將目標定為:使芬蘭繼續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體系,支持個人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學習。芬蘭科學與文化部部長佩特里·洪科寧表示,芬蘭成功的基礎建立在學校之中。因此,推動教師教育的發展尤為重要。
該發展計劃涵蓋初任教師的入職培訓和在職教師的繼續教育,并設定了3個目標:確保教師具有廣泛的基本技能、創新的專業知識和發展自身與學校的能力。此計劃將通過前瞻性、基于研究的持續發展、強大的學校網絡和稱職的領導來促進發展計劃中概述的目標。同時,作為教育質量的一部分,該計劃的實施將在高等教育機構中受到監督,并由教師教育論壇和外部評估人員進行監測。發展計劃的更新考慮到了21世紀20年代的教育挑戰,如學習者的支持和指導以及教育的可及性。該計劃還考慮了政府計劃和教育政策報告中設定的目標,以及在國家范圍內更廣泛的社會現象。
7. 澳大利亞加強教師入職審查,提出改進教師職前培養建議
2022年9月,澳大利亞教育、技能與培訓部發布《下一步:職前教師教育審查報告》。該審查旨在解決兩個關鍵問題,即如何吸引和選拔高素質教師候選人進入教師行業以及如何使候選人成為有影響力的教師。為此,專家組通過會議、調查、焦點小組、網絡研討會、講習班和書面提交程序,與教育利益相關方進行廣泛磋商,提出了針對澳大利亞職前教師教育的17項建議和7項發現。最終報告對職前教師教育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廣泛的審查,在改進教師職前培養最有效的3個關鍵領域提出建議:一是吸引高素質、多樣化的候選人進入職前教師教育;二是確保職前教育兼顧理論與實踐;三是支持初任教師,做好初任教師的入門工作。
專家組認為,如果建議能夠得到實施,使更多高適配人群進入教師行業,教師入職前擁有更充分的準備,入職后能夠獲得更大支持,澳大利亞教師短缺問題將得到一定緩解。此外,澳大利亞政府正在設立教師教育專家小組,以響應報告中提出的第15條建議,即加強職前教師教育質量與資金之間的聯系,為職前教育課程制定質量衡量標準,并就教師短缺圓桌會議和職前教師教育質量審查報告中提出的關鍵問題提供咨詢意見。
8. 德國進一步推動教師教育攻堅,數字化助力教師專業發展
2022年4月,德國發布《教師教育里程碑》報告,該報告是對“質量攻堅的教師教育”計劃的延續與改進。自2015年以來,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聯合發起“質量攻堅的教師教育”,并制訂了一項全面的資助計劃,旨在加強德國教師教育,并為未來教師專業任務做好準備。報告展現了“質量攻堅的教師教育”包含的各項活動和措施,比如優化大學結構和增加實踐培訓,改善重點跨學科領域培訓。
報告評估顯示,教師教育行動領域正向數字化和職業培訓系統拓展。在教師教育行動領域中,數字化將被用于促進高等教育質量提高及教學方法完善。此外,未來教師的數字化能力正得到強化,以使他們能夠在未來學科教學中有針對性地使用數字媒體,并且教師還應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和行動能力,以適應數字化社會。這也意味著教師在數字媒體使用方面的技能、教學、教育能力得到提高。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學校停課而進行遠程學習,進一步凸顯了未來教師應具有數字化能力的緊迫性。德國政府還提倡擴展和優化課程,從而使學習計劃更加具有靈活性并能夠吸引學生以實踐為導向。
9. 非洲著力發展STEM教育,關注教師STEM素養提升
2022年2月,非洲教育發展協會開展了一項關于非洲基礎教育階段STEM教育的現狀調查,并發布了《發展基礎教育階段優質STEM教育的政策建議》。該調查揭示了導致STEM教育投資不足的潛在的系統性挑戰。非洲國家投資STEM教育的干預措施是零散、不可持續的,并且沒有綜合的政策框架來提供支持。主要挑戰包括STEM教學資源和設施欠缺、教師教學實踐不佳、學生對STEM科目缺乏興趣、對學生的指導計劃缺乏以及STEM科目教師人數不足。
有較大比例的STEM教師參與了包括在線技術運用在內的干預措施,鑒于新冠肺炎疫情這一背景,在線技術對教師有重要意義。然而,具體到通過在線技術參與授課時,教師面臨著缺乏設備和網絡連接的關鍵挑戰。該政策強調要為教育工作者提供STEM培訓項目,指出要側重于學校領導層的能力建設,以促進STEM倡議的可持續性。
1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呼吁加強教師性別教育,以促進性別平等
2022年國際婦女節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了一份關于性別平等的事實清單,強調如何打破教育中的性別偏見和刻板印象。其中指出教師的態度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受教育程度和教育成效有重大影響。在土耳其,如果教師有性別偏見,所在班級的女孩在數學和閱讀上表現較差,且這種不利影響在逐年加劇。在美國,如果教師認為非裔或西班牙裔的女孩不適合在STEM領域學習,會導致她們對數學能力的信心和STEM職業興趣的下降。在東南亞和一些阿拉伯國家,教師認為男生的學業傾向低于女孩。非洲、南亞和加勒比地區國家的研究報告稱,男孩在課堂上更具有破壞性。
同時,報告指出許多教師缺乏支持多元性別學習者的信心和知識。有調查顯示,58%的學生從未向學校報告欺凌事件,只有不到15%的學生向學校告知了他們受欺凌的經歷。報告認為,需要對教師進行性別變革培訓,使他們能夠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偏見,并挑戰和解構傳統的性別規范和刻板印象。報告建議建設多元化的教師隊伍,促進性別平等從而對所有學習者一視同仁,為所有人創造安全的學校環境。
(作者:苑大勇 吳瑞瑞,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