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山東省臨朐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潘祎——
“先行后民”促進生態有效修復
【資料圖】
記者:臨朐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危險廢物傾倒污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日前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據我了解,民事公益訴訟的補位作用在該案中得以充分體現。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案情。
潘祎:2020年6月至10月,山東省德州市D新能源石油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甄某某將酸性廢液交由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王某某、吳某某(另案處理)。王某某、吳某某將酸性廢液運輸至沂水縣楊莊鎮孟母村一庫房存放,后苑某某等人將其中一部分廢液運至臨朐縣東城街道東賈家莊村一處沙地放置、填埋。經檢驗,涉案廢物均為具有腐蝕性的危險廢物,對土壤、周邊水質及空氣造成了嚴重污染。
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我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與刑事檢察部門提前介入,引導收集刑事證據,及時固定公益受損證據,努力提高辦案質效。經調查,我們發現案發地廢液泄漏,嚴重污染環境,且影響當地群眾日常生活和農業生產。2020年11月28日,我院向濰坊市生態環境局臨朐分局制發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立即履行生態應急修復職責,以控制生態損害進一步擴大。同時,我院持續跟蹤濰坊市生態環境局臨朐分局與當事人進行磋商。
記者:檢察建議整改情況怎樣?
潘祎:針對現場危險廢物泄漏嚴重、可能二次污染環境的情況,濰坊市生態環境局臨朐分局委托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公司開展危險廢物清理收集,制定整改方案,并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涉案廢物成分及土壤損害進行鑒定。檢察官經調查,了解到濰坊市生態環境局臨朐分局已聯合屬地政府委托第三方機構對現場污染物進行處置清理,就近將裝有廢液的桶有序排列在采取了防滲措施的平地上,上方用塑料布和防曬氈布進行覆蓋,周圍設置警戒線,并張貼危險廢物警示標志和指示牌,現場還清理出受污染土壤約270噸。6名違法行為人支付相關處置費用24.7萬元,其余38.09萬元由屬地政府墊付。隨后,濰坊市生態環境局臨朐分局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程序,積極與賠償義務人開展磋商,經磋商未能達成賠償協議。
記者:行政機關與當事人磋商無果后,你們開展了哪些工作?
潘祎:2021年11月25日,臨朐縣公安局將甄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移送我院審查起訴。在磋商無果的情況下,濰坊市生態環境局臨朐分局建議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2022年5月10日,我院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了鑒定評估,認定被污染場地土壤中仍殘留高含量苯酚等有害有機污染物,需進行二次修復。同年5月31日,經訴前公告程序,我院對甄某某等6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請判令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賠償生態損失38.09萬元及鑒定費3萬元,或判令違法行為人自行修復生態至達到驗收條件;同時,在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案件審理期間,我院協同法院組織現場勘驗、座談。我院與當事人就公益訴訟部分達成調解協議,甄某某等6人賠償了全部費用。隨后,我院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污染土壤進行二次修復。2022年10月,我院委托第三方機構對修復后土地進行驗收,污染土壤已經滿足《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相關標準,修復后地塊可作為綠地使用。
記者:對于同一違法事實,如何啟動行政公益訴訟或是民事公益訴訟?
潘祎:在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辦理中,要準確把握好行政機關與檢察機關在維護公益中的關系,檢察機關既要有力發揮監督作用,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又不能越位代行職權。本案中,生態環境部門是對生態環境領域負有法定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案發初期,我院督促生態環境部門依法履職,確保及時有效地對受污染環境進行應急修復。在行政機關已窮盡手段或執法效能不足、公益損害仍持續發生的情況下,檢察機關通過民事公益訴訟進行補位和兜底,保護公共利益。行政公益訴訟與民事公益訴訟并非是一個單項選擇、互不相干,在本案中,我院“先行后民”,相互補缺,在濰坊市生態環境局臨朐分局數次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未果的情況下,我院通過民事公益訴訟完成了受污染環境的修復和政府墊付資金的追償,有效銜接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
記者:通過辦理此案,有哪些經驗值得總結?
潘祎:本案的順利辦理得益于上級檢察機關的指導協調,同時我院積極學習最高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的相關經驗做法,綜合運用公益訴訟的多元化監督手段,實現公益保護的最佳司法狀態。我院針對同一公益受損事實,堅持行政公益訴訟優先,督促行政機關嚴格監管責任,進而督促行政相對人落實主體責任,有效實現公益保護共同目標。當行政機關窮盡監管手段仍無法實現公益保護目的時,我院及時開展民事公益訴訟,追究違法行為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切實促進受損生態環境有效修復,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版面編輯:楊璐嘉] [責任編輯:劉彬]關鍵詞: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