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這段時間中國男排在漳州集訓時,每次進行到攔網和分組對抗訓練,身高1.99米的副攻李詠臻總會在右手戴上一個護具。1月10日,李詠臻進行了右手食指手術,取出了之前骨頭里的鋼釘,目前還在康復期的他渴望自己能夠盡早摘掉護具,跟著隊伍正常訓練和比賽。
2021年男排亞錦賽,中國隊拿到季軍,李詠臻憑借突出的表現獲得最佳副攻。去年的世界男排聯賽,李詠臻憑借關鍵時刻的有效攔網幫助中國隊3比0力克世界勁旅巴西,令人眼前一亮。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兩年他一直帶著鋼釘打比賽。
2020年男排聯賽期間,李詠臻在一場比賽救球時撞到了當時的隊友王智儒的胳膊肘,造成右手食指掌骨受傷。“受傷的時候是有一點粉碎性骨折,就打上了一塊鋼板和一些釘子。”李詠臻說,“剛開始幾個月手感不是很好,后來逐漸適應了,正常的話半年到一年就要把釘子取出來。”由于此后一直有比賽,為了不影響比賽任務,李詠臻就一直帶著釘子打比賽,但隨著時間延長,李詠臻也感到了異樣。“之前聯賽訓練、體能訓練做臥推之類動作的時候就感覺不舒服。”于是,今年1月10日,在男排聯賽結束的第二天,李詠臻決定馬上手術取出鋼釘。“今年比賽任務比較重,也沒有時間給我再去恢復,所以趁著時間來得及把這個手術做了。”
做完手術之后,李詠臻迎來了一次重新開始的過程,“剛開始練力量不行,扣球、發球、攔網都不行,只能墊球,對墻扣球進行了一兩個星期。”雖然傷病恢復影響了李詠臻的訓練進度,但也是在這段重新開始的時間,他對自己的短板防守進行了強化訓練。“剛開始只能練防守和傳球,那段時間我可能是副攻中防守練得最多的,正好彌補自身的短板。”
現在每天結束訓練后的晚上,李詠臻都會到理療室進行治療,傷病正在積極恢復,目前他已經可以正常參與大部分訓練項目,只是在攔網和對抗時還需要使用護具進行保護。
從巴黎奧運周期新一屆中國男排組建至今,李詠臻每年都入選國家隊,經過3年多的歷練,他在思想、心態和認識上都與第一年入選國家隊時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年進國家隊的時候,訓練中打對抗都會緊張,怕自己發揮不好,怕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夠。”李詠臻坦言,“現在和國家隊出去比賽之后,看到了很多高水平副攻,學到了很多。”剛進入國家隊時,李詠臻也并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去年一年的國際比賽之后,他對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攔網面對身高比較高大的副攻時,判斷、起跳都需要更多時間,也可能因為身高原因,兩邊移動可以更快一點。但這些都是相對的,與國外高水平副攻還存在差距,我要更加努力。”
來源 中國體育報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