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滲透性強且具有顛覆性的通用技術,人工智能正逐漸成為數字轉型的核心,并加速著整個產業智能化轉型的步伐。根據IDC最新報告顯示,全球人工智能市場的收入將呈現高速增長格局。預計到2024年,AI市場將增加到5543億美元的水平。
事實上,從AI誕生以來,就一直被視為幫助人類突破科學技術進步認知障礙和認知邊界的重要工具,現在更是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近日,“算力賦能 智慧申城”媒體探營活動來到了上海,一行人實地探訪了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與研究院的負責人進行了深度交流,在深入了解AI“上海高地”魅力的同時,也見證了華為昇騰AI是如何幫助行業伙伴和開發者高效使用AI能力,加速千行百業智能升級的。
(資料圖)
聚焦研發與產業轉化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助力AI創新成果走向現實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是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臨港集團、商湯科技共同投資發起的新型研發機構。研究院圍繞“高端專業智庫、研發與產業轉化平臺、產融與生態創新平臺”三個平臺建設,以自主AI軟硬件平臺、算力調度平臺、自主開源AI框架創新平臺作為AI底座,承擔著上海市人工智能研發與轉化培育的建設任務,并重點開展人工智能領域基礎與核心技術研發、關鍵與共性技術應用、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建設、成果轉化與人才培養等工作。
在去年,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還與華為簽署了全面合作戰略協議,簽約以來,雙方已共同策劃多個產業生態活動,共同推動了上海市公共算力服務平臺建設,并由人工智能研究院作為昇騰生態伙伴支持公共算力服務平臺算力運營,實現了公共算力服務平臺上線即飽和運營。同時在今年6月,雙方將共同掛牌首個昇思人工智能框架創新中心,基于昇思MindSpore自主開源框架,賦能南向算力生態和北向模型應用生態。
據介紹,作為上海市人工智能研發與產業轉化的功能型平臺,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在不斷推動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生態建設,并助力智能制造、智慧醫療、生物制藥、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在研究院展廳,一行人也體驗了諸多得到轉化的創新成果,例如智慧交通領域的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醫療領域的智慧醫療系統、AI制藥和新冠疫情期間的人工智能核酸檢測,以及未來有望走向家庭的雙足智能機器人等。
在研究院展廳,最讓筆者感到震撼的還是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聯合華為發布的首個工業級流體仿真大模型“東方.御風”,該大模型主要用于解決國產大飛機C919流體風動設計的安全效率問題。
研究院負責人表示,通過引入人工智能的方法,在應用場景收集大量數據進行訓練,之后通過大模型來反饋結果的方式,不但能實現與科學計算相當的效果,還能節省90%以上的時間,通過聯合華為基于昇騰AI的基礎軟硬件平臺,通過高維非線性湍流流程數據編碼及預處理創新技術,提取特征數據導入“東方·御風”大模型訓練,“東方·御風”是基于昇騰AI打造的面向大型客機翼型流場高效高精度AI仿真預測模型。在昇思MindSpore流體仿真套件支持下,可有效提高對復雜流動的仿真能力,減少風洞試驗的次數。同時,該模型對流場中變化劇烈的區域可進行精準預測,流場平均誤差降低到萬分之一量級,達到工業級標準。
打通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屏障 交大轉化醫學研究院建設數字醫學創新體系
媒體探營的第二站,一行人來到了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的閔行基地,作為上海交通大學下設直屬單位,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主要承擔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運行與科研管理,承擔建立設施能力合作共享網絡,組織策劃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建立大科學協作網絡,開展新型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實踐。
具體來說,交大轉化醫學研究院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重大疾?。ò┌Y、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診療中的重大關鍵技術,研究相關發病機理和規律,建立相關疾病預測、預防、早期診斷和個體化治療的理論、模型和方法,解決重大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中的重大科學問題。
如果說閔行基地的主要職能為診療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那么位于附屬瑞金醫院內的瑞金基地的職能則是以疾病為中心的臨床研究和臨床試驗,據交大轉化醫學研究院負責人介紹,瑞金基地會通過組織臨床研究項目、服務技術創新(藥物等)的方式來推動閔行基地的研發工作,二者相輔相成、互補相融。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祥符實驗室以及轉化醫學國家科學中心聯合發布了全國首個DNA存儲領域預訓練大模型——"ChatDNA"。該模型的發布將為DNA存儲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多年以來,交大轉化醫學研究院沉淀了深厚的生物信息科研實力,以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臺為基礎,交大轉化醫學研究院與華為正在不斷交流與探索IT技術與BT技術的融合,基于昇騰及昇思MindSpore,在醫學等領域聯合孵化多模態大模型算法,來輔助實現醫學影像數據分析與統計。同時,雙方也在生物計算領域展開探索合作,通過NLP算法來遷移學習藥物信息數據,實現藥物結構預測、成藥性分析等,輔助和加速藥物設計。
在探營活動中,筆者有幸見到了交大轉化醫學研究院的一系列創新成果,例如遺傳病智能輔助診斷系統(GPS),這是由交大轉化醫學研究院基于自主研發的RelativeBestPair表型相似度算法和基因致病性評估模型構建的端到端一站式聯合診斷系統,結合自然語言大模型和人機語音交互系統,臨床醫生可根據患者臨床病癥、基因組特征、或病癥+基因組信息對患者疾病和致病機制進行一站式智能診斷,有效提高臨床診療效率。該系統目前已經部署于上海市兒童醫院的醫院內網信息系統并應用于常規的罕見病公益門診。根據系統訪問統計,公共網絡版本已收到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6000次的有效檢索。
除了遺傳病智能輔助診斷系統之外,一行人還見到了頗具賽博朋克氣息的腦電設備,這種設備可精準采集受試者的腦電信號數據,通過無線、有線等傳輸的方式將原始腦電數據傳輸到電腦端進行分析研究,供研究人員使用,通過腦電系統分析軟件分析各種波形的數據,可以研究受試者在進行語言閱讀實驗過程中的大腦認知狀態,并用于腦機接口領域。未來有望在幫助殘障人士以及行為障礙者進行康復、感官或者力量增強等場景方面得到應用。
盡管今天的互聯網和算力的滲透已經無處不在,但還遠遠不夠,AI的到來為算力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可能。能預見的是,作為未來二三十年的科技發展趨勢,人工智能會為更多行業注入創新的活力,推動社會在生產模式、運營模式、產品服務等諸多方面利用新技術實現創新,本次探營活動中,我們不僅切身體會到了昇騰AI在航空航天、醫療等領域的深度賦能,更感受到了AI賦予未來的無限可能性。
昇騰AI處理器架構與編程 深入理解CANN技術原理及應用 華為智能計算技術叢書
進入購買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