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調取用戶位置信息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用戶隱私其實是可以具象化的。那么誰來界定調取用戶隱私的邊界,誰來約束和監管互聯網公司的具體行為,這或許是行業危機下的機會。
被迫拆除圍墻不會造成數據安全問題泛濫
此前騰訊與阿里的握手和互通有無曾經引發業內人士對安全問題的擔憂,實際上打擾用戶這種行為是根植在互聯網企業基因里的。插墻與否都會存在隱私泄露問題,在分析用戶實現商業價值這件事上,互聯網企業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這一切都歸因于用戶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程度過高。
以近期美團被曝頻繁調取用戶位置信息為例,最新公開報道顯示是大部分主流App都會被類似軟件監測。這是一款由境外人士研發的讀取iOS 15系統日志的軟件。我們且不論互聯網企業頻繁調取用戶信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至少在監測App方面,技術成本是不高的。換句話說,監管機構開放一款監測插件的成本也不高。只是需要系統提供商強制植入就行了。
被迫公開的行業規則會引發行業自律
類似事件并不僅僅在國內上演,歐盟強制iOS支持第三方應用安裝渠道,蘋果回應稱可能會使得惡意軟件通過第三方渠道傷害的用戶權益。事實上,安卓設備的惡意軟件的確要不iPhone高出15-47倍。
另一方面來看,公開會引發安全問題本身是個偽命題。安卓系統本身是可以設定保護機制的。不管是自檢測還是第三方檢測軟件是可以進行檢索安全問題的。換句話說,手機企業、App開發商或者具有監管背景的機構可以強制安裝檢測插件,定期檢測調取數據的合理性。
數據備案機制
開放生態會引發監管通過技術手段對細分行業的數據更有效的把控。譬如美團、滴滴等國民級App在開發某個用戶數據相關的功能,需要提交調取用戶信息的頻次和條件,通過審核之后才可以上線。所有氪商業化的數據分析都要進行備案留存,AI化監管和行業法規也將會更加完善。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監管工具或許是下一個藍海市場。
與之對應的用戶反饋能力和用戶選擇權也會加強,事實上在調取用戶位置信息上很多App可以通過彈窗實現用戶按需選擇,用的時候單次獲取位置信息已經開始普及。iOS也在推動App不跟蹤用戶信息的功能。
結束語:互聯網生態的開放和隱私保護并不相悖,反而會催生新的機會。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