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玲 歐衛明) “找到集中產卵地后,先在注藥目標竹子系上紅繩進行標記,然后在竹竿上刮去竹青,注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需要注藥的范圍,做到治早治小、事半功倍。”連日來,湖南益陽市桃江縣林業局森林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深入各鄉鎮,指導責任單位開展竹蝗集中產卵地調查,標志著竹蝗防治告一段落。
6月以來,桃江縣出現大面積蝗蟲,截至7月底全縣共防治竹蝗面積7.2萬畝,其中輕度危害面積4.8萬畝,中度危害面積2.1萬畝,重度危害面積0.3萬畝,較好控制了大旱后竹蝗大面積發生。據桃江縣國家森林病蟲害中心測報點預測,因防控得力,竹蝗實際發生面積比預測發生面積少10萬畝以上,防治成果惠及16萬以上林農。
湖南桃江是“中國竹子之鄉”,截至7月底共防治竹蝗面積7.2萬畝。 桃江縣林業局 供圖三級聯動 防治責任劃至山頭地塊
(資料圖)
桃江縣是“中國竹子之鄉”,擁有竹林面積115萬畝,竹資源總量居中國第三、湖南第一。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是“無煙的森林火災”,其防治成效與林農的錢袋子息息相關。
受去年極端干旱天氣影響,桃江縣竹蝗來勢兇猛,共有13個鄉鎮發生竹蝗災害,蝗災為近十年最嚴重的一年,竹蝗發生面積接近去年的兩倍。森林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主任歐衛明表示,天氣越干旱,竹蝗天敵減少,產卵數量增加,存活率和孵化率高。產卵期測報發現,蟲口密度較大,一個巴掌大的葉片上附著上百個一齡跳蝻,經5次蛻皮后,跳蝻羽化成竹蝗。
“竹蝗從山邊上飛過來,飛到菜園、稻田、玉米地,家里的墻壁、玻璃上都有竹蝗。”6月下旬,桃江多名民眾向林業部門求助,桃江縣組織召開全縣竹蝗防治動員大會,以林長制為抓手,綜合統籌各部門資源,夯實各鄉鎮林長責任。
防治人員利用尿毒誘殺法防治竹蝗。 桃江縣林業局 供圖桃江縣采取縣級指導、鄉鎮統攬、村級負責的三級防控模式,由桃江縣國家森林病蟲害中心測報點發布竹蝗蟲情測報,每半月發布一期竹蝗發生面積、地點及防治措施等預報信息,做到嚴密監測、即時定位、快速防治。由鄉鎮班子成員包片、駐村干部包村、村組干部包山頭,將防治責任明確到山頭和個人。
三個到位 竹蝗防治面積全面覆蓋
“無人機安裝了高清攝像頭,我們根據竹林的坡度、疏密度、風向等因素,靈活調整施藥方向,既能減少殺蟲劑浪費,又能提高作業效率。”近日,大隊長農業有限公司飛防手嫻熟地操作著無人機,在桃花江竹海防治竹蝗面積300余畝。因竹蝗防治精準高效,壹方山水、竹海、浮邱山等竹林風景區竹蝗發生面積小,竹林依然郁郁蔥蔥。
飛防手正在進行無人機作業準備,防治竹蝗。 桃江縣林業局 供圖為實現竹蝗防治面積全面覆蓋,桃江縣共組建村級竹蝗防治隊伍139支,投入勞務費用200余萬元,投工投勞10000余個,免費發放殺蟲雙2430件、防治粉劑16噸、噴粉機17臺。結合竹蝗發育遷徙規律和本地實際,因時施策、分類處置。
5月至6月是竹蝗防治的黃金期,桃江縣對竹蝗集中產卵地用竹腔注射法施藥。對危害較輕微的地段采取尿毒誘殺法進行控制性防治,通過小面積防治達到控制大面積發生的效果;對漏治跳蝻危害達中度以上地段,采用噴粉法迅速降低蟲口密度。7月中下旬,跳蝻長翅變成竹蝗,利用尿毒誘殺法、無人機防治。7月下旬至8月,成蝗遷移遷飛產卵時,采用噴霧防治法等有效減少竹蝗產卵量。
“7月以來,桃江縣防治隊員取消休假,縣‘兩辦’督查室、林業、農業等職能部門組成督查組,下鄉開展技術指導和防治督查70余次,對防治不力的單位在全縣通報,確保防治責任落實落細。”桃江縣林長辦負責人介紹道。
尿毒誘殺法防治竹蝗成效明顯。 桃江縣林業局 供圖三方支撐 先進經驗全國推廣
竹林是竹農賴以生存的綠色銀行。2022年,桃江縣竹旅文體康產業綜合產值達265億元,同比增長11.5%,產業發展的傲人成績離不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技術研發。
桃江縣林業局積極統籌項目資金投入竹蝗防治,各鄉鎮將竹蝗防治納入財政預算。今年,該縣累計投入勞務用工費用200余萬元、藥械費用80余萬元,盡最大努力加強資金、人員、物資保障。
桃江還開展技術培訓班4期,對竹蝗生物特性、發生規律、防治方法等進行培訓,培訓人員近400人,提升基層竹農竹蝗防治能力。針對竹蝗遷徙的特點,桃江縣與資陽區、常德等地建立聯防聯治制度,將修山鎮、桃花江鎮等5個鄉鎮納入益陽市、常德市、張家界市聯防聯治區域,在防治時間、治理模式、技術措施等方面共享信息,提升科學防治效率。
近年來,桃江縣林業局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共同研發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技術,竹腔注射器、手持竹腔定量輸藥治蝗器獲7項國家專利,獲省級科研成果4個,市廳級一等獎3個,在國家級、省級專業刊物發表竹蝗防治學術論文20多篇。
目前,桃江縣總結的“兩法三級治蝗模式”在全國推廣,縣林業局技術專家多次在國家級竹蝗防治會議上推廣先進經驗,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桃江力量。(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