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電動自行車上樓護欄,拆還是不拆?
居民意見不一,物業公司發放調查問卷
□ 長江日報記者鄧小龍 尹勤兵 實習生王清揚
(資料圖片)
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在小區樓棟出入口裝上約30厘米高的護欄,多名居民因此被絆倒。近日,此事在漢陽區十里玫瑰小區引起爭議:一些居民認為,安裝護欄有效阻止了電動自行車入戶充電,對小區消防安全來說很有必要;另一些居民則覺得,即便安裝了護欄,仍有部分電動自行車上樓,護欄反而成了居民出入樓棟的“絆腳石”。
連日來,長江日報《拍“板”》欄目記者先后聯系街道、社區、區房管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等多個部門實地查看,聽取居民意見。經管理部門確認,物業公司這一做法并不違反物業管理、消防等有關法律法規,但也確實對居民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經協商,小區物業公司目前已采取“應急”舉措。
■ 小區每個樓棟出入口裝護欄
發生多起居民被絆倒事件
胡女士今年67歲,家住十里玫瑰小區一期。今年3月的一天清晨,她乘電梯下樓后,走向樓棟外。剛走到樓棟門口,她就被地上的護欄絆倒,摔斷了兩顆門牙,當即被送往醫院治療。
“之后的一個月里,我每天只能吃流食,到現在都沒完全康復。”7月中旬,回憶起此事的胡女士仍心有余悸。她介紹,樓棟門口地面的護欄是2019年安裝的。4年來,她路過時也偶有磕磕碰碰,但被絆倒還是第一次。
十里玫瑰小區位于漢陽區赫山路、玫瑰街一帶,一期至四期屬于漢陽區不同的街道、社區管轄,小區物業服務則由同一家物業公司承擔。7月中下旬,長江日報記者多次走訪該小區一期、三期,發現每個樓棟的出入口都安裝了一至兩組鐵質護欄。護欄高約30厘米,呈長方形,將樓棟出入口分隔出人行通道,類似景區的排隊通道。
記者注意到,居民出入樓棟時,有的按護欄設置的路線行走,有的則會直接跨過護欄,有些孩子則會踩上護欄再跳下。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小區居民被護欄絆倒的事件發生過多起。
■ 物業公司表示設置護欄
是為了防電動車入戶
樓棟出入口為何要加裝護欄?十里玫瑰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解釋,該小區電動自行車上樓入戶充電問題一直較為突出,物業公司通過宣傳告知消防安全隱患、現場勸阻等手段均難以奏效。2019年,物業公司經內部研究,決定在一期至四期各樓棟出入口加裝護欄。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組護欄中間都有一個可以開關的門,大部分門上掛著鎖,也有一些門并未被鎖上。物業公司安保負責人介紹,加裝護欄后,有部分居民反映輪椅、嬰兒車等出入不便。于是,物業公司向這部分居民發放了鑰匙,并登記了居民信息和發放的鑰匙數量。若有居民家中因裝修、搬家等涉及大件物品搬運時,物業公司也會專門派人來打開護欄的門。
然而,該小區業主群聊天記錄顯示,有居民用鑰匙打開了護欄門上的鎖,把電動自行車推進了樓棟。部分居民質疑:“裝護欄的時候沒征求居民的同意。現在,防電動自行車的目的沒達到,護欄反而成了正常通行的‘絆腳石’。”
對此,物業公司負責人稱,絕不會把鑰匙發給騎電動自行車的居民使用。
■ 多個部門協調
物業公司拿出“應急”舉措
“樓棟出入口裝上護欄后,我覺得更安全了。”一期5棟一名曾被護欄絆倒受傷的居民說,“小區電動自行車入戶充電問題確實令人擔憂,我對物業公司加裝護欄的做法表示理解。”采訪中,持這一看法的居民不少。
一些居民則提出了自己的擔憂:“護欄影響日常通行,不排除今后還有老人、小孩因此摔傷。”
連日來,記者聯系街道、社區、區房管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與小區物業公司共同研究如何優化管理方案。
房管、消防等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物業公司安裝護欄的做法并不違反物業管理、消防等有關法律法規,但確實對居民出行造成一定的影響,有安全隱患。區消防救援大隊工作人員舉例說:“鐵質護欄被設置在這里,且不說會不會導致居民摔倒,我剛才試了一下,身體不小心磕上去都很疼。”
經多個部門協調,7月21日上午,小區物業公司拿出“應急”舉措:盡快給護欄包上軟質防撞材料,增加樓棟出入口照明設備,增設出行提示,提醒居民注意出入口護欄。目前,物業公司已在小區內發放調查問卷。后期,根據回收的問卷調查結果,若大部分居民持反對意見,物業公司將第一時間拆除護欄;若大部分居民支持安裝護欄,物業公司將根據消防部門的指導意見,對其設置位置、方式進行優化。
關鍵詞: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