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納什么樣的人才?怎樣吸納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未來兩個月,北京市豐臺區開展系列活動,包括招募“豐臺實習生”、舉辦“校園開放日”“校友返校日”、開設“青年雙創會客廳”、建立“青年創業就業服務站”等,積極謀劃和做好招才引智這篇“大文章”。
興產業、聚人才
今天,記者從北京市豐臺區了解到,該區舉辦“歡迎學子回家”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豐臺人才大會,以“妙筆生花·豐宜福臺”為主題,寓意聚集賢者人才、推動興旺發展,匯聚智慧力量、滋潤成長熱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會上,第二屆“豐澤計劃”入選人才舉行認定頒獎儀式,49名高層次人才(團隊)、30名專項人才(團隊)入選,對入選人才給予獎勵,并在事業發展、個人成長和服務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對北京中宇萬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寧宇鵬來說,入選“豐澤計劃”既是一種激勵,也是對兩年前他決定將公司遷往豐臺的肯定。企業在商用密碼、物聯網安全領域深耕數年,2021年初正式落戶豐臺。“我是被豐臺的產業結構和產業聚集的態勢吸引而來的。”寧宇鵬說。
“在人才引進、企業稅收返還等方面的政策格外有吸引力,這樣的產業政策讓企業在招人、用人、留人時更有底氣了。”寧宇鵬感受到,豐臺區的招商引資政策非常“解渴”,交流中也能感受到政府部門的務實作風。
兩年來,他的企業已經與同樣落戶麗澤的商用密碼“國家隊”——中安網脈達成數項合作。上下游企業也陸續落戶豐臺,彼此間的交流互動更加密切。
截至6月25日,麗澤金融商務區入駐企業已經達到1048家,金融、科技兩類企業合計占比超過七成,其中不乏央企等行業龍頭。寧宇鵬感覺到,自己的潛在用戶越來越多了。
記者注意到,入選第二屆“豐澤計劃”的人才來自各行各業,覆蓋金融、科技、文化、商務等豐臺區四大主導產業,也包括教育、醫療等重要的公共服務領域。可以說,產業已經成為豐臺區招才引智的最重要基石。
啟動儀式上,豐臺區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8家在京高校簽訂校地合作協議,與6家駐區重點企業啟動青年人才創新實踐基地共建合作,與9家重點教育機構啟動豐臺區基礎教育“強基工程”指導專家聘任儀式。
此外,大會嘉賓——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委員、博士生導師蒙曼教授,梅派第三代傳承人胡文閣,世界奧運冠軍鄧亞萍,也為豐臺和廣大學子們送上祝福。
辟空間、搭平臺
作為“歡迎學子回家”系列活動的其中一項,7月4日,豐臺區90家“人才驛站”啟用,為企業及人才提供政策咨詢、會議會展、閱讀休閑、商務洽談等服務。
近年來,豐臺區不斷為人才發展與成長開辟空間。目前,全區設博士后工作站23家,院士專家工作站9家;科技企業孵化器27家,眾創空間45家。
不僅有物理空間,豐臺區還搭建各類引才聚才平臺,通過峰會、論壇、賽事以及各類線上對接平臺實現人才集聚與人才交流。比如,舉辦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創客北京”創新創業大賽豐臺賽區等。
7月3日,豐臺“學子回家”微信小程序上線,集納招聘實習、安居、合作、創業、投資等各類人才需求,內置產業項目合作對接平臺、創新創業投融資對接平臺、學子志愿服務平臺等,開辟出服務區域人才發展的又一“主陣地”。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創新高地達到1158萬人,解決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尤為迫切。畢業季期間,豐臺區將舉辦“招聘夜市”“直播帶崗”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為“學子”搭建招聘就業平臺。
豐臺區還開展“豐臺實習生”招募工作,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以及企業、社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募集實習崗位,通過“豐臺人才服務智慧平臺”發布,幫助大學生盡快參與實踐。
精服務,留人心
如果產業是人才的“吸鐵石”,那么為人才免去后顧之憂的精細化、精準化服務,就是讓人才愿意留在一地成才和發展的“砝碼”。
近年來,豐臺區加大住房資源籌措力度,通過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方式持續向各類人才提供舒適便捷、價格合理的居住場所,打造“融寓”品牌,目前已累計為區內重點企業配租1900余套人才公租房。今年初,豐臺區首個新畢業大學生保障住房試點項目啟動選房,室內設備齊全,可拎包入住,還有健身房、公共廚房、會客廳、閱讀區等,符合年輕人的現實需求。
為方便人才看房選房,豐臺“學子回家”小程序內置了青年人才安居保障對接平臺,“學子”在線就能了解地理位置、面積、家具家電配備、租金范圍、合租要求等。
針對來華工作的外籍人才,豐臺區還在區政務中心設立窗口,外籍人才工作許可、工作類居留許可實現“一窗受理、兩證聯辦”,已為眾多外籍人才辦理相關業務。
豐臺區人才辦表示,豐臺區構建重點企業“服務管家”工作機制,加大人才政策宣講力度,為駐區重點企業提供“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精準服務,持續做好人才服務,讓人才留在豐臺發展。(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