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是十里洋場,現在是東方明珠”。
(相關資料圖)
上海,一個其他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國際化都市,實至名歸的夢中之城。但是你知道嗎?在上海,有一個村子,曾以“108根討飯棒”的故事遠近聞名。
如今,這里的村民依靠藏紅花種植過上了幸福生活,這里也成為了“中國藏紅花之鄉”。
永樂村標識。李秋瑩 攝“我們村以前特別窮,那時候都叫我們‘討飯村’。”上海市崇明區永樂村卓睿西紅花專業合作社老板錢福英告訴記者。
永樂村位于崇明廟鎮最北端。相傳南宋時期,村里時常遭遇水災,百姓無田可種,迫于生計,108戶村民每家派出“頂梁柱”外出乞討,成了有名的“討飯村”。新中國成立后,永樂村村民墾拓良田,村民希望永遠幸福快樂,永樂村由此得名。改革開放后,上海藥材公司對永樂村結對幫扶,改變傳統種植方式,發展藏紅花種植產業,逐步帶村民走上致富路。
藏紅花。受訪者供圖藏紅花為什么會種在上海崇明?
很多人可能和記者一樣心存疑惑,藏紅花的原產地和主產區應該都是西藏吧?怎么和上海扯上了關系?
經過工作人員的解釋,記者明白了大概,這就和阿拉伯數字不是阿拉伯人創造的是一個道理。藏紅花原產地中東伊朗(波斯),是在漢晉之際從印度、尼泊爾隨著佛教的東漸傳入西藏,再由西藏傳入國內。所以它被叫做藏紅花。
圖片藏紅花。受訪者供圖藏紅花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它的三根雌蕊,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盡在花蕊的上部三分之一處,平均百朵鮮花才能收集一克干花絲。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永樂村的藏紅花市價是35—40元一克,這其實要比伊朗進口的藏紅花還要貴。
剛剛采摘好的種球 正在大棚里等待處理。李秋瑩 攝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是因為藏紅花的品質,據介紹,藏紅花的品質主要依靠其中的藥用成分:藥用成分西紅花苷(gān)的含量來評定,而崇明種植的藏紅花西紅花苷(gān)的含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原產地伊朗。
永樂村藏紅花。受訪者供圖“我們的種植方式和伊朗不同,他們的藏紅花全年都長在外面,到了季節再去收割,我們是半年在土里,半年在大棚里,我們還要對種球進行一些處理,包括把側芽清理干凈、為他們開花創造適宜的環境。”錢福英介紹,“精細化種植是我們崇明的藏紅花為什么比伊朗的質量高的主要原因”。
農戶正在照顧藏紅花。受訪者供圖錢福英從1988年開始全職從事藏紅花種植,35年的時間里,自己的生活也過得來越好。
合作社的牌子就掛在路口 非常好辨識。李秋瑩 攝工作人員介紹,像卓睿這樣的種植合作社,村里共有5家,每家合作社都帶動了近百戶農戶種植藏紅花。如今,廟鎮的西紅花種植戶已超過1000家,其中500多戶種植戶集中在永樂村,全村西紅花種植面積超700畝,年產值2000余萬元。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花絲剝撿工作。受訪者供圖萬建達也是永樂村的藏紅花種植大戶,從20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種植藏紅花。靠著這朵“致富花”,他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成了人人艷羨的“萬元戶”。
萬建達的合作社。李秋瑩 攝隨著近幾年藏紅花陸續在安徽、浙江等地實現規模化種植,市場競爭日漸激烈,永樂村決定嘗試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
農戶正在進行種植工作。受訪者供圖在此模式下,合作社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聯系銷售渠道、爭取扶持資金,農戶生產積極性不斷高漲,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農戶正在進行種植工作。受訪者供圖除了將藏紅花花絲作為藥材銷售外,永樂村還積極對接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開發了包括藏紅花面膜、藏紅花花絲禮盒等系列產品。其中,藏紅花面膜上市后很受消費者歡迎,第一年所產100萬片面膜銷售一空,如今已推出近10款藏紅花面膜。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花絲剝撿工作。受訪者供圖除此之外,還有藏紅花精油、藏紅花老白酒、藏紅花崇明糕、藏紅花燒餅,崇明正不斷解鎖藏紅花新的“打開方式”。
依托藏紅花,這幾年來永樂村參觀考察的人數逐年增多,如何能“留下”游客,讓游客在永樂村能更好地吃喝玩樂?
永樂村一角。李秋瑩攝永樂村也交上了自己的答卷。
永樂村一角。李秋瑩 攝首先是提升“顏值”,“白墻青瓦坡屋頂、林水相依滿庭芳”,步入永樂村,中國元素、海島特色、江南韻味,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永樂村一角。李秋瑩 攝此外,永樂村引進大型國企東方國際,打造“東方g20花島宿集·永樂村一亞洲園”,盤活閑置農宅資源。
民宿集招牌。李秋瑩 攝永樂村亞洲園,顧名思義,每棟民宿千人千面,也融入了亞洲主題不同文化風格,茉鄉、半夏、白茸、丹華、槿瑟、素方、櫻情、芙曉、昔月……
民宿招牌。李秋瑩 攝花島宿集現有民宿9棟,約43間客房,這些建筑原來就是當地老百姓的民居,經過煥新改造成為設施齊全的新式民宿空間,民宿群分散、嵌入式的,完美地融入永樂村民居、花海之中。
游客在永樂村合影留念。東方國際供圖民宿群擺脫了傳統只有一棟房一間房的空間,不僅擁有屋前主題庭院、私人花圃,更有外圍百畝紫色花海、稻田花園、林下花溪等鄉村郊野之地。
依托花島宿集,圍繞鄉間野趣,村跑、觀星、觀鳥、夜探、土灶、野餐、露營、花間美拍……一系列特色游玩線路為住客量身定制,讓其深度體驗鄉村生活的美好,在這里感受二十四節氣之變。
舉辦各類活動。受訪者供圖這些農家小院,經設計師妙手改造,融入了當代審美與現代化的住宿設施,民宿群在改造時保留了建筑最原始本質的線條和輪廓。
民宿外貌。受訪者供圖每棟民宿均留出舊屋主人的生活空間,邀請他們成為服務人員,不但激活了農房的改造應用,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同時還為村民提供系統的專業培訓,讓舊屋主人成為全能的管家,為當地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農產營銷收入。村民朱建英就把自家閑置農宅租了出去,此外,朱建英還應聘成為了民宿群的保潔員,每月幾千元的工資收益也讓她十分滿意。
永樂村鼠尾草花海。李秋瑩 攝“明年我準備再多種點(藏紅花)!”錢福英笑著表示。
關鍵詞: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