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下稱“上海市食藥安辦”)5日發布消息稱,將豇豆、生姜、鳊魚、黃鱔、鯽魚等5種食用農產品列入2023年《重點監管食用農產品動態清單》(下稱《清單》)。
該《清單》由上海市食藥安辦會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商務委等部門,對2022年監督抽檢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后發布。這也是全國第一個動態管理清單,將推動食用農產品由階段整治向長效治理轉變。
上海市食藥安辦會同相關部門聯合開展了為期2年的韭菜、豆芽等重點食用農產品綜合治理工作。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供圖2021年,上海市食藥安辦會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商務委等部門,聯合開展了為期2年的韭菜、豆芽、梭子蟹、淡水魚等重點食用農產品綜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場銷售的韭菜、豆芽、梭子蟹、淡水魚等4類食用農產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為99.12%,較整治前上升了5.55個百分點。
據了解,《清單》實行動態調整,對列入《清單》的食用農產品實行重點監管。每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對上一年度監督抽檢問題發現率≥5%或者評價性抽檢合格率<98%或者引發敏感、重大、特別重大等輿情事件的食用農產品品種,原則上應納入《清單》,與年度重點工作同步編制、同步推進、同步檢查。對列入《清單》的食用農產品,應當作為日常監督檢查重點,并加大追溯、抽檢等力度;在對重大活動保障、中小學校(含幼托機構)食堂、養老機構食堂(含中央廚房配送等形式)開展食品安全行政檢查時,要求相關單位嚴格做好已列入《清單》食用農產品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如列入2023年《清單》的豇豆、生姜、鳊魚、黃鱔、鯽魚等5種食用農產品整治后年度監督抽檢問題發現率<4%且評價性抽檢合格率≥98%的食用農產品品種,原則上移出《清單》。
針對食用農產品品種多、環節多、鏈條長、流通渠道復雜的特點,滬市場監管部門、農業農村部門等將針對列入《清單》的5種食用農產品確定整治目標、責任單位、整治時限、整治措施并予以落實,確保從“田頭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