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喇小飛 陳傳松 張彤)“收網嘍!”隨著漁網被緩緩拉起,平靜的水面忽然沸騰,網中魚群奮力搖擺身子,高高躍起的魚身在陽光下泛著銀光。
近日,記者來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北庭鎮東二畦村,郁郁蔥蔥的蘆葦包裹著大大小小幾十口魚塘,養殖戶們喊著號子拉起漁網。有著二十多年養魚經驗的養殖戶張德禮看著網中塊頭均勻、活力十足的魚露出收獲的笑容。
“之前養殖四大家魚為主,因為我們北庭鎮的水好,這兩年又引進了新品種養殖。引進的梭邊魚產量高效益也好,一畝塘放800尾到900尾,畝產量能達到1.3噸左右。”張德禮說。
隨著午飯時間來臨,周邊的漁家樂也變得熱鬧起來。這里的漁家樂依托當地優越的地理、水質環境,通過現場捕撈烹飪的方式,用鮮美的口感吸引著各地游客,到這里游濕地、品魚宴的游客絡繹不絕。隨著漁家樂數量的增多和規模的擴大,當地的村民也實現了就近就地就業。
漁家樂里的“魚宴”。 陳傳松 攝昌吉游客趙魯娟說:“老早聽說北庭魚宴非常出名,今天和家人朋友一起來逛一下北庭濕地公園,然后過來品嘗魚宴。魚的種類非常多,很多做法我以前都沒有見過,味道也非常棒。”
據了解,北庭鎮現有漁業水面面積1500畝,年養殖魚苗300萬尾,年出魚500噸,產值700萬元,休閑垂釣園年吸引游客7000人左右。該鎮黨委委員、副鎮長侯洪江說,近年來,北庭鎮積極扶持水產漁業發展,引導激勵漁民發展特色綠色生態產品,從福建引進黃尾鯔、五道黑、白對蝦、螃蟹、梭邊等新品種優化淡水養殖品種模式。同時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發展親子娛樂,水上樂園,風味餐飲等配套旅游服務設施,助推鄉村漁業休閑觀光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視線往南,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冷水魚養殖成了這里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位于該縣奧特貝希鄉色日克阿熱勒村的烏什縣峻鼎冷水魚養殖基地內,天然泉水順著道道長條形池塘循環流淌,成群的鱘魚、三文魚在水中暢游。
“天氣雖然很熱,但這里的水溫只有十四五攝氏度,非常適合冷水魚養殖。現在是魚長得最快的時候,食量達到了冬季的4倍。”該冷水魚養殖基地負責人施澤鵬說。
“今年投放了32萬尾鱘魚苗、7.5萬尾三文魚苗,魚苗成活率很高,前年投放的魚苗已經長到了3公斤以上。基地年產冷水魚90噸,產值達700余萬元。待擴建后,預計年產能達到400噸,產值超過3000萬元。”施澤鵬說,隨著近兩年國內冷水魚消費需求上升,他養殖的冷水魚越走越遠,還整車運輸到上海、廣州等城市。(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