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卓悅)近日,全國各地高考分數線陸續出爐,“體教融合”再次成為人們關注并討論的熱詞。
(資料圖)
如何深化體教融合,是很多地方面臨的普遍性難題。記者日前走訪浙江省紹興市多地,探尋體教融合的“紹興經驗”。
據悉,浙江省紹興市體育和教育部門合力推動體育和教育在價值、功能和目的上的充分融合,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逐漸形成了體制共融、賽事共辦、特色共創、體校共建、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的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紹興模式”。
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機制銜接更緊密
據了解,紹興市是浙江省唯一的縣級體育與教育部門合一的地級市,所轄6個區、縣(市)在2018年機構改革后全部改為教育體育局,全市依托優質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等資源,以青少年運動隊市縣聯辦為契機,為培養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提供體制保障。
紹興市諸暨市教體局副局長詹曉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道,體育局和教育局合并后,許多運動項目從幼兒園、小學開始抓起,在學籍管理、文化教育、體育人才梯隊培養等方面的工作能夠做到統一部署、統一規劃和統一考核,體育后備人才的選材、培養工作進行得更加順暢。
據悉,近幾年紹興市逐步形成以市級體校為龍頭,縣級體校和業余訓練點學校為基礎,各級中小學校運動隊為補充的全市域、網格化的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格局。在魯迅小學教育集團、北海小學教育集團、第一初級中學教育集團、元培中學教育集團、華舍中學、紹興一中等名校建立運動隊,形成了小學、初中、高中相銜接的“一條龍”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訓練模式。
例如,紹興市柯橋區整合省首批現代化學校華舍中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在射擊步槍項目上取得較好的成績,累計培養輸送了省隊運動員20多人,國家隊5人。
創新專業體校管理模式
讓青少年運動員接受更優質的文化教育、提升青少年運動員的綜合素質是紹興市體教融合的重點工作之一。2019年,紹興市體育局和紹興市教育局共同啟動了“推進體校改革,建設新型體?!惫ぷ鳌?019年9月,紹興市體育運動學校開始進行教學改革,從“班級管理”模式改為“隊伍管理”模式。既要保障運動隊的專項訓練,又要加強運動員的文化學習。
“‘班級管理’模式下,任課老師只需完成文化課教學,對班內學生的專項體育成績并不太關注。原來班級里各個項目的孩子都有,文化課老師需要對接多個教練員,文化學習和體育訓練融合度不高?!碧崞稹鞍嗉壒芾怼蹦J降膯栴},紹興市體育運動學校校長孟建祥介紹道。
孟建祥說,改為“隊伍管理”模式后,學生的日常表現、學習成績、體育成績考核全部以運動隊為單位進行管理。班主任以隊主任的形式配合教練員完成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文化課輔導。
“這種模式下,學生從進校到畢業,能夠得到文化課老師及教練員們長久的、系統性的關注。在體育專業方面,學生們能夠接受專業教練員的指導,日常學習中,可以得到文化課老師在學習上的輔導以及在思想上的引領?!泵辖ㄏ檎f。
社會參與和賽事舉辦促進體教融合
據悉,紹興在推進體教融合過程中,引入社會力量推進市體教融合工作走向深入。紹興市體育局、諸暨市教體局與海亮教育集團合作建設田徑、游泳、射擊、擊劍、男籃、男排、女足等項目的訓練基地。其中,籃球項目成績突出,在2020年全國U15男籃決賽中,獲全國總冠軍。
海亮教育管理集團體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光平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學校射擊館、游泳館場地資源比較好,諸暨市教體局就把游泳隊、射擊隊放在我們學校,這也為我們學校招錄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提供了很多方便?!?/p>
多年來,紹興市教育局、體育局共同主辦青少年競技體育系列賽事,平均每年舉辦28項次左右,參與人數達4500人以上;舉辦全市中小學生陽光體育系列賽,每年18項次左右,參與人數超過8000人;常年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參與學校數達130余所。
2022年11月,紹興市教育局、市體育局共同制定印發了《紹興市進一步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十條意見》。意見指出,要拓展體教融合重點項目,加快實施棒壘球、羽毛球運動進校園,做好棒壘球、羽毛球等體教融合重點項目布局網。到2025年,建設棒壘球運動試點學校100所、羽毛球等項目訓練基地20個。(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