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2023年高考首科語文考試結束,今年北京高考語文科目整體思路如何?著重考查學生哪些能力?在何處體現出北京特色?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認為,2023年高考語文(北京卷)保持命題理念、試卷整體思路的穩定;重視試卷的價值引領,堅持素養立意,結合考生實際,關注教材,力求呼應和引領教學。考卷引導考生在寫作和閱讀中產生情感共鳴,有助于培養考生熱愛美好生活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資料圖片)
寫作引導考生回顧與展望
專家表示,高考不僅是一次測試,也是一次重要的思想教育,選擇具有時代精神和思想意義的話題和素材,在寫作和閱讀中思考體會其價值內涵,產生情感的共鳴和思想的啟迪,有助于培養考生熱愛美好生活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在寫作上,試題引導考生回顧與展望,以積極、自信的心態迎接新生活。
大作文第1題“續航”,這一詞語原義是連續航行,但在科技產品極大豐富的今天被廣泛使用,并被賦予新的含義。作文導語中舉出“為青春續航”“科技為經濟續航”兩個例子,既形象地解釋了“續航”的意思,又提示了寫作的話題和領域。
“為青春續航”提示考生可以思考自身,“科技為經濟續航”提示考生可以將思考拓展到更廣闊的空間,關注科技、社會和國家層面的提升、進步與發展。考生可以從“續航”的必要性、途徑、目的、價值、原因等多個角度去理性、深入地思考,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個人成長的新階段、國家發展的新征程。
大作文第2題“亮相”提示了生活中三個亮相時刻:“國旗下的講話,研學成果的匯報,新產品的發布”。考生可以迅速建立生活經驗與作文題目的關聯。“亮相”一詞的語義顯豁,取材空間廣闊,同時導語還提示“每一次亮相,也會有一段故事”,這意味著亮相的時刻可能較短,但相關的故事可能較長,有利于展現學生對生活的不同體驗,展現學生在記敘類文本的寫作甚至是創作上的才能。
6月7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考點,考生結束當日第一科語文考試后走出考點。 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閱讀著重提升審美修養
專家認為,今年高考語文的閱讀試題引導考生認識新知、傳承傳統,提升思想認識和審美修養。
其中,科學類文本閱讀有助于了解科學研究的新思潮。多文本閱讀以相對通俗的語言介紹了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對教育、學習理念的影響,既有理論性和專業性,又貼近考生的實際生活經驗;既提高了考生的科學理論素養,又對他們將來更好的學習有切實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在新聞類文段,學生可以閱讀了解所生活的城市的建設成果。專家表示,語言基礎運用選取一則北京市“無界公園”建設的新聞作為素材,這是北京市便民利民的重要舉措,彰顯著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級,有助于考生了解城市綠色生態理念及與之相關的公民素養等,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在文言文、文學作品閱讀中,考生可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層認識。文言文選用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文章,作者以史為鑒,提出廉之可貴。文學閱讀將對古鎮的體驗與文化傳承結合起來,既可以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幫助學生體悟風景背后深厚的人文意義。
鼓勵個性化思考和表達
專家表示,今年的語文試題著重為考生創設社會生活情境、個人體驗情境,在解決問題中鼓勵個性化思考和表達。
其中,微寫作第1題創設社會生活情境,對是否創建班級微信公眾號發表觀點、陳述理由,展現考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第3題創設個人體驗情境,“心跳得那么快”形象生動、引人遐想,以此為開頭進行小詩或抒情文字的創作,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便于學生展示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近年來,北京卷不斷探索創設綜合、復雜的情境考查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例如今年多文本第4題選項聯系了成語學習、詩歌朗誦、參觀研學等學習活動,第5題則模擬了常見的閱讀學習活動——列表格式提綱,都是既有社會生活情境,又包含學科認知情境,都與考生真實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
6月7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考點,考生結束當日第一科語文考試后手捧鮮花走出考點。 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關注教材單元學習任務
專家表示,北京卷重視“教、學、評”的一體化,重視體現與教材的顯性、隱形關聯,引導教學靈活運用教材培養語文核心素養,體現了“把課堂表現考出來”的鮮明特色。
今年試卷命題重視教材提煉出來的核心知識,強調將知識結構化,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構建知識。例如,第11題對《論語》的考查有三道小題,第一小題考查字音與詞義,第二小題考查句意,第三小題涉及對儒家思想的理解,這三方面都是教材中極為常見的內容。
專家分析,從表面上看三道小題相互獨立,實則前后關聯、邏輯清晰、密不可分。讀音與詞義相關,詞義與句意相聯,這些是理解《論語》中儒家思想的基礎。該題在語料上涉及字音、詞語、句子、句群,在能力上涉及積累、理解、應用、分析、創造,在命題立意上體現出《論語》閱讀的互文性、結構化的方法,以及綜合、開放等思想,引導學生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知識、培養能力、提升素養。(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