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閆姣 高展)對于書畫藝術氛圍濃厚的甘肅隴南市而言,書畫作品常見,但集書法、繪畫、新聞作品于一體,并能由此窺見甘肅歷史文化、民俗風情、人文地理,以及小人物中的大世界等社會萬象的展覽,卻是“頭一次見”。
5月29日至6月2日,中新觀隴·新聞報道暨書法繪畫影像作品聯合展在隴南展出。共5天時間的展覽,吸引書畫愛好者李更生多次參觀,并表達了“希望展覽時間延長,在各地巡展”的愿望。
李更生習書法已有30余年,此次展覽的數十幅書法名作,涵蓋篆書、隸書、楷書等多幅精品,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當地很多民眾還帶著孩子來觀展,從影像作品“白銀龜城”“沙漠覆雪”“紅川酒海”,到網紅繪畫“西瓜泡饃”“愛因斯坦土豆”,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用雅俗共賞的方式,打開了他們了解甘肅的另一扇窗。
隴南市市長劉永革參觀展覽后有感而發說,在隴南有兩件事不反對,寫字畫畫和唱秦腔。眾多展覽作品中,充滿甘肅元素、濃厚地域特色的“駱駝洗澡”“戈壁‘向日葵’”等吸引他駐足。
劉永革稱,隴南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甘肅是柄美麗的玉如意,最美的一角在隴南;甘肅是座資源“大寶庫”,最多的富礦在隴南。
圖為觀展后,參觀者在互動區留下墨寶。 高展 攝該展覽由中國新聞社甘肅分社聯合蘭州大學書法研究所、巴子畫話等機構和業界人士,邀請全國多位書法家和繪畫師結合中新社日常采寫的新聞作品,探索創新報道和傳統書畫藝術的融合表達。
展覽分為《每周一詞》《周周有畫》《二十四節氣》《影像作品》《國際傳播》五個篇章,選擇一句詩、一幅畫、一張圖,或配以相似且貼近生活的新聞作品“以文釋書”,或配以詼諧幽默、朗朗上口的打油詩,令人看一眼便能記住。
“把武都洋芋攪團畫上去”“隴南的油橄欖、花椒也可以編成打油詩,素材很多”“我們基層的新聞也可以借用這種表達方式”……展覽引起參觀者廣泛熱議。凝聚甘肅萬象的展覽作品如“槳”,激蕩起隴南大山民眾表達和聯想的“漣漪”。
現場的打油詩激發了參觀者,并留言,“甘肅風光就是美,要想看完跑斷腿,感謝中國新聞社,坐在家中看美景。”
此次聯合展由中國新聞社甘肅分社主辦,中新社國際傳播集團甘肅分公司承辦,隴南市委宣傳部、隴南美術館協辦,甘肅銀行、紅川酒業全程支持。巡展的書法作品由蘭州大學書法研究所提供,面向公眾免費開放。隴南展覽結束后,還將赴天水、平涼、慶陽等市州,以及蘭州新區展出。(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