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欺凌防控抵制校園暴力 明確監護責任助推“依法帶娃”
(資料圖)
法官解讀新版《北京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五大亮點
5月26日,新修訂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下稱《條例》)經北京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據悉,《條例》共9章并68條規定,內容從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等“六大保護”角度出發,聚焦未成年人保護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完善制度設計。
5月31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劉美辰就《條例》亮點、焦點問題,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進行了詳細解讀。
亮點一:
老師應對校園欺凌具有敏感性
“學生欺凌問題一直是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校園暴力的發生,嚴重損害了學生身心健康,危害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劉美辰表示,出現學生欺凌事件,如果學校不能及時介入、有效處置,可能會導致欺凌行為由弱到強,損害后果由小變大。
劉美辰舉例稱,一般校園中比較常見的情況是,老師發現有學生之間推搡打鬧,詢問情況后學生表示在玩鬧,老師往往就不再過問。對于這樣的現象,劉美辰認為,根據《條例》,案例中的教師行為就有違規定。
劉美辰指出,老師作為學校教職工,應當對校園欺凌行為具有敏感性。在發現學生疑似受到欺凌的情況時,應及時深入了解情況,防止對受害學生的傷害進一步擴大。
記者注意到,在學校保護方面,《條例》除了醫療保健、安全管理、預防性侵等方面,還專門對防校園欺凌進行了規定,要求學校建立事前全面防范-事中應急處置-事后及時干預的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
亮點二:
劇本殺場景不適宜的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未成年人尚處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誘惑,進而耽擱學業,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劉美辰說。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近年來頗受年輕人喜愛的劇本殺、密室逃脫等,《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修訂草案)》也進行了相應的限制。記者注意到,針對目前部分劇本、場景不適合未成年人而造成其身心受傷的情況,《條例》明確,劇本腳本應當設置適齡提示,標明適齡范圍;場景不適宜未成年人的,不得允許其進入。
“作為一種新生娛樂方式,經營者面對未成年游戲參與者,應盡到更高的注意義務,提供內容積極向上、益智健康的游戲,全面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劉美辰指出。
亮點三:
未成年人文身、醫美須經監護人同意
文身、醫美本來是成年人接觸的項目,但由于未成年人群體中涌現的“容貌焦慮”現象,近年來接受文身、醫美者的年齡逐漸走低。
“未成年人在心智尚未成熟的時候文身可能造成身體傷害,而受非正規醫美機構宣傳的‘顏值即正義’等不良價值觀的誤導,有的未成年人在接受不當手術后落下了終身殘疾。”
劉美辰告訴記者,針對“整容低齡化”“文身低齡化”等問題,《條例》也有相關規定。《條例》提出,未經監護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療美容、文身服務。違反規定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療美容、文身服務的,分別由衛生健康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醫療美容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應受處分或暫停執業活動;文身營業場所停業整頓,可以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亮點四:
嚴格審核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網絡培訓
為了讓未成年人安全、健康觸網,《條例》增設了網絡保護專章,對數字時代未成年人網絡權益問題作出了一系列規定。
《條例》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和網絡合規制度,要建立投訴舉報渠道、做好信息內容的審核,設置防沉迷的技術措施,加強信息保護,設置時間、消費權限,建立網絡欺凌預警機制等等,同時也要求在線教育、網絡游戲、網絡音視頻、網絡直播等行業組織加強自律。
除此之外,《條例》還規定,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網絡培訓應當嚴格審核內容,不得推送無關信息;而人工智能和算法服務應當便于未成年人獲取有益身心健康的信息,不得推送可能引發模仿不安全行為、誘導不良嗜好等信息。
亮點五:
助推“依法帶娃”向“喪偶式育兒”說不
2022年《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誕生,讓家庭教育這一傳統“家事”上升為重要的“國事”,依法帶娃的時代已然開啟。
劉美辰告訴記者,在司法實踐當中,“喪偶式育兒”“暴力式育兒”等不正確實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仍然存在。對于這樣的行為,劉美辰認為,提供物質保障不代表監護人盡到了養育責任,即使雙方離異,承擔孩子養育責任的主體也不應“全托式育兒”。在這樣的情況下,法院有權依法發出家庭教育令,要求父母任意一方積極履行家庭教育責任,加強親子陪伴,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環境。
此次《條例》強調,家庭教育主體責任主要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承擔,監護人應響應國家“依法帶娃”的號召,積極參加家庭教育指導和實踐活動,共同構建文明、和睦的家庭關系。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