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國際通用的天文學術語,英文有現成的單詞,Spring Equinox(春天分點)和Vernal Equinox(春季的分點)皆可,如果二選一,我建議用比較淺顯的Spring Equinox。谷雨的話,各家的答案基本一致,就是直譯的 Grain Rain,需要稍加留意的是,節氣名的英文一般首字母大寫。”上海杉達學院英語系教授兼外語學院院長、臺籍教授曾泰元近日受訪時說,眼下的一項工作便是“科普”節氣用英文怎么說,并講述節氣的由來、文化內涵和兩岸節氣民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曾泰元看來,二十四節氣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他希望通過自己的一點努力,讓兩岸同胞對二十四節氣有更多的認識,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出生在臺灣的曾泰元自臺大畢業后,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留學,攻讀語言學博士的同時,在東亞系兼職,擔任對外漢語助教,使用的教材是商務印書館的《實用漢語課本》。“在古波和帕蘭卡這兩個主人公的對話中,我掌握了漢語拼音,逐漸學會了簡體字,慢慢認識了大陸的用語和文化。”
曾泰元結識第一個大陸人、畢業于北大歷史系的同事沈于正是在此期間。如“姐姐般”的沈于讓曾泰元對大陸人充滿了好感和好奇。
畢業后,曾泰元回到臺灣東吳大學英文系任教,先后擔任過兩屆系主任,其間頻繁往來于兩岸,開展英語教學的交流與溝通。“很多老前輩和好朋友的交往,比如陸谷孫老師等,現在想起來印象依然很深刻。”
2021年,在臺從業已滿25年的曾泰元下定決心來大陸“闖蕩”更大“舞臺”,并入職上海杉達學院外語學院。巧合的是,杉達學院創辦于1992年,正是曾泰元首度踏上大陸的那一年。
杉達學院在成立之初便以“英語”為特色,外語學院也是杉達學院最早成立的學院之一,培養了諸多外語人才。來大陸任教,曾泰元發現“可以做的事太多了,忙得特別充實且有成就感”,他首先將在臺任教時的一項保留作業“移植”過來:票選年度英文熱詞并分析。
2021年底,曾泰元組建了上海杉達學院語料研究課題組并發布2021年度英文熱詞,相關研究頗受關注。2023年2月,語料研究課題組擴編,其中海歸博士4名,行業與學會專家4名,研究涉及語料庫語言學、機器翻譯、英語教學、詞典與教材編纂等多個領域。
基于多年來對年度英文熱詞的研究,曾泰元倡導并推動的上海杉達學院外語學院語料應用與研究中心,已于今年正式成立。
按照規劃,該中心是集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與一體的科研機構,將以語料庫技術賦能的應用研究為核心,致力于將語料應用于語言有效教學、教材、工具書開發、翻譯、形象研究等。
“希望中心在未來能夠‘走起來’‘跑起來’。”眼下,曾泰元陸續展開如“內耗”“出圈”等當下中文熱詞的英譯研究;明年是龍年,他也同時在進行“龍”的英譯語義變化研究。
“我們已經與企業攜手,校企雙方將分別進行教學應用與數字化出版戰略合作、基于語料庫的學習者寫作文本向量化分類研究、基于語料庫的機器翻譯開發與應用合作、語言人工智能產學研實習基地合作。”曾泰元期望,中心未來能與浦東高科技發展結合,創造具有數字人文前瞻的應用場景;與智能外語教學多面融合,深度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建設;還希望與上海海派文化與文創產業交叉,提供多模態語言研究與應用服務。
要做的事情太多,讓曾泰元覺得時間頗為緊張。工作日他早上8點到辦公室,一直到下午5點左右離開,因為行政事務較多,他只能將備課、寫文章等放到周末和晚上,“最明顯的感覺是睡得比以前少,雖然累,但不會困,因為我知道自己在做的都是很有意義的事。”
曾泰元在教學中發現,兩岸的年輕人差別不大,他們都渴望求知,認真地讓人驚訝,并且很容易能感受到年輕人的真誠和熱情。
作為一個上海女婿,曾泰元也融入了上海本地的生活。假期里他喜歡四處走走看看,品嘗大陸各地美食,本幫菜里他最喜歡咸肉菜飯和腌篤鮮,還對西北風味情有獨鐘,尤其是面食。
“前些年計劃要和太太一起去陜西寶雞隴縣旅游,因為疫情沒成行,今年還是想補上。”曾泰元說,要多走走,多看看,才能知道大陸的真實情況,認識也才能更全面。(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