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廣西90后環衛工人“糞斗”一線 助力無害化處理
【資料圖】
作者 林馨
3月21日,記者走進廣西柳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生化處理站,一股濃烈的氨氣味撲鼻而來。“90后”環衛工人吳宇韜卻常年“糞斗”在一線,負責柳州市全市糞便無害化處理工作。
32歲的“柳州仔”吳宇韜,原本是廣東一家工廠的一名“藍領”,負責工廠機械工程維護工作。2018年,他看到柳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生化處理站招聘對口專業,便想著回家鄉發展。吳宇韜回憶道:“一開始時,還以為只是負責設備管理、維護,沒有想到要與糞便打交道。”
第一次與糞便近距離接觸的場景,仍讓吳宇韜記憶猶新。那是他剛剛到崗的第一周,同事帶著他到現場了解糞便處理設備。還未走進工廠,刺鼻的味道讓他感到一陣惡心反胃。
吳宇韜所在的生化站,每天負責無害化處理柳州市150噸糞便。每天9時許,該市各地的吸糞車將糞便收集到此,通過過磅稱重后,進入到卸料間。隨后,無縫對接接收系統將糞便送入全密閉一體化固液分離系統,經過終端設備無害化處理后,將糞渣填埋和焚燒。
圖為吳宇韜在修復污水處理系統設備。 林馨 攝雖然環衛事業智能化、自動化程度日漸提高,但由于在一線工作,吳宇韜仍經常要與糞便打交道。2021年,該生化站處理糞便的設備出現異常。為排查問題,吳宇韜忍著惡臭,爬進空間狹窄的糞便處理設備內部查找問題。
“設備內部空間幽暗、刺鼻,最狹小的地方連轉身都困難。”吳宇韜說。盡管他戴著口罩,但密閉的空間和刺鼻的味道,讓人頭昏腦脹,連呼吸都變得沉重起來。為了準確排查出問題,他咬牙堅持。最終,吳宇韜發現設備格柵處出現2厘米斷裂,并及時修復。
對于吳宇韜而言,需要徒手“掏糞”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在糞便處理過程中,一些紗頭、布料會纏繞在設備上造成堵塞。此時,他只得拆開設備,用手將這些糞渣中的垃圾清理出來,保障設備能夠正常運轉。
每次從一線維修回來,吳宇韜身上難掩一股臭味。他說:“特別是夏天,臭味會更加明顯,身邊的人常常會說在我身上聞到一股味兒。”好在工作并未影響吳宇韜的生活,他的女朋友也是環衛工人,特別能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
2021年,吳宇韜因為出色的工作表現,榮獲柳州市“優秀環衛工人”榮譽稱號。
吳宇韜認為,自己只是做著一份平常的工作。當柳州市糞便得到及時規范處理,保證城市的衛生整潔時,他感到欣慰。吳宇韜表示,“如果糞便私拉亂倒,會對柳州市空氣、水質造成一定影響。如今,柳州水質連續三年蟬聯全國地表水水質冠軍,我覺得很自豪。”(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