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江)當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團正根據市場需求,借助“大棚經濟”,把培育發展特色種植業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職工增收的重要抓手。
大棚育苗正當時
大地回春,農事漸起,春耕備耕、播種育苗正當其時。3月1日,在第二師鐵門關市二十一團三連大棚種植戶馮元的育苗大棚里,一盤盤整齊健壯的辣椒苗長勢喜人,傳遞著春的氣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馮元是二十一團有名的育苗能手,已有18年的育苗經驗,每年她育的辣椒苗早早就被團場的種植戶提前預定。今年她的11個大棚,共育苗7.8萬盤,足夠1800畝地移栽。
“去年年底我的辣椒苗就已經全部預訂完了,總共和26個客戶簽訂了育苗合同,除去成本,純收入大概有20多萬吧。”馮元介紹說,訂單農業讓她干勁更加足了。
錯峰上市增收致富
走進二十九團園九連的大棚里,一畦畦翠綠的芹菜,散發出一縷縷清香,李翠梅正忙著采收芹菜,剪根、打捆、裝車。
“我這個棚每年冬天育苗,育完苗便種上菠菜、芹菜等蔬菜,在春節前后錯峰上市,今年光芹菜就增加3萬元收入。”李翠梅說。
大地回春,農事漸起,春耕備耕、播種育苗正當其時。 周芙蓉 攝李翠梅共有9座大棚,種植櫻桃、吊西瓜、芹菜、圣女果等作物,根據作物的不同生長周期以及市場時令果蔬的應季時間,合理安排著棚內的種植計劃,打好時間差,讓收入更可觀。
二十九團園九連現有184座大棚,其中特色果樹大棚30座,果蔬大棚154座,大棚種植已成為該連的第二支柱產業。
近年來,新疆兵團除了傳統的果蔬銷售模式,大力發展“游客+采摘”模式,成為加快職工增收致富步伐的又一亮點。
特色種植發展休閑游
在第四師六十一團三連的大棚內,李尚武正忙著給火龍果樹施肥、除草,期待著果樹早日開花結果,迎來今年的第二批游客。
“種植了火龍果后,1畝地能產出2噸,凈利潤5萬元,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李武召說,自5月火龍果開花,就有游客來賞花,7月火龍果成熟后,又有很多游客前來采摘。“一直可以持續到冬季,一茬接一茬,大半年可吸引游客將近萬人次。”
2016年,在連隊大棚經濟持續向好的背景下,敢于嘗試新作物種植的李武召為繼續增加收入,經過多方考察后,決定種植火龍果。在他的精細管理下,火龍果不但結果早,且果期較長、糖度充足,受到市場歡迎。
走進第三師四十九團二連的果蔬大棚里,一片綠意盎然、暖意融融羊角蜜秧苗映入眼簾,李成莉正忙著施肥、除草。
特色種植助力鄉村振興之路。 白克斌 攝“第一茬羊角蜜在五月中旬采摘,采摘期可持續一個多月,一年收兩茬,合計畝產6噸,去年零售單價18元/公斤,畝利潤5.5萬元”。李成莉說,種植羊角蜜效益可觀,市場行情看好。
近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依托資源優勢,不斷在“大棚種植”上做文章,從產業扶持、技術服務等方面入手,借助“大棚經濟”,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農業種植助力鄉村振興之路。(完)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