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26日電(記者 張尼)自24日俄羅斯宣布在頓巴斯地區開展軍事行動以來,俄烏局勢引發全球關注。面對美國、歐盟、英國制裁壓力,為何俄羅斯總統普京仍選擇走出這步棋?未來局勢又會朝什么方向發展?中新網電話專訪了軍事專家喬良。
當地時間2月26日,據在場的烏克蘭軍人稱,烏克蘭軍隊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與俄羅斯突襲小組發生戰斗。圖為交火后,烏克蘭軍人收集未爆炸的炮彈。連日來,俄羅斯開展的“特別軍事行動”把發酵了數月的俄烏緊張局勢推向了高峰。
截至當地時間26日,俄羅斯19個聯邦主體接收了從頓巴斯疏散到俄羅斯的居民共11.8萬人。美國、歐盟、英國等紛紛宣布掀起新一輪對俄制裁。
追溯歷史不難發現,俄烏兩國沖突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普京為何要在此時作出這樣的決定?俄羅斯的戰略意圖何在?
對此,喬良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分析稱,正是由于普京已看穿了美歐的虛弱,他才敢邁出今天這一步。
在他看來,普京的戰略意圖有多方面:一是要確保油價高企,為此,“北溪二號”被暫停也在所不惜,暫停所失可以用油價補;二是下決心拿下烏東二部,走出大俄羅斯的又一步;三是吃準了美國不敢在烏與其交戰,交戰會使美國的股價下跌,美國經濟形勢會更爛。如此一來,美歐陣腳必亂。而僅靠制裁,油價居高不下,普京就不怕。
“這是一場普京不得不打的戰爭?!?/p>
喬良表示,俄羅斯經濟每況愈下,國內不滿之聲漸起。這種情形下,普京除了再扮演一回戰斗民族的大英雄,用一場戰爭為俄羅斯打一針強心劑,想不出其他思路與選擇。
當地時間2月26日凌晨,烏克蘭首都基輔連續發生多起爆炸,基輔以南重鎮瓦西里基夫發生激烈戰斗。圖為烏克蘭軍人登上裝甲運兵車。至于美國方面,喬良分析,美國總統拜登及其幕僚們對此看得很清楚,于是這場戰爭也就成了美國非常需要的戰爭。
因為有了這場戰爭,美國就可以阻止歐俄接近,使西方國家被迫團結;就可切斷“北溪二號”,讓歐洲買美國油氣,讓美國受益;就可以讓歐洲投資環境惡化,讓資本離開歐洲,去美國支撐股市;就可以讓美國軍工復合體有錢賺。
“唯一的壞處是油價高企,可以讓俄羅斯獲益,但這一點美國也盤算過了,可以通過美歐英日加澳等西方國家制裁,使俄收益降到最低。但世界經此一變重回兩大陣營,冷戰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喬良告訴中新網,這場戰爭實現了“一雞多吃”。一方面,普京拿到了他想要的東西——油價、繼續恢復大俄版圖、國內支持度;另一方面,幫拜登達到了美國去年“民主大會”想要達到的目標——使西方國家與其他類民主國家與地區再度結成陣線。
他強調,普京的目的之一是烏克蘭如不能全面“回歸”,起碼也要中立化。同時他還表示,世界正進入“誰有實力誰破壞規則”的時代,但還沒有人能建立新規則。(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