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確診病例連續三日破百,何君堯:港府應參考請教內地防疫經驗和做法
【環球時報記者 陳青青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繼22日葵涌邨激增至105人確診、23日出現140例確診病例后,香港24日確診病例再度破百。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24日公布,當天新增109例確診病例,其中11例為輸入病例,98例為本土病例。疫情最嚴重的葵涌邨又增加69人感染,其中5例源頭不明,涉及東涌、荃灣、葵芳、深水埗和黃大仙。葵涌邨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例累計約210例。24日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連封3座大廈進行強制檢測,目標是在25日完成。政府發言人稱,由于至少一例確診病例曾在大窩口邨富德樓居住,顯示涉及變異毒株,經評估后相關區域感染風險較高,因此圍封大窩口邨富德樓進行強制檢測。24日,一名男子因向葵涌邨樓房吐口水被捕。
此外,小區傳播鏈未斷,黃大仙豪苑第一座24日新增2例確診病例及1例初步確診病例。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聯同衛生署人員到現場調查。袁國勇說,經調查發現有確診單位的渠管懷疑有改動,造成垂直傳播,感染源頭懷疑是其中一住戶所養的倉鼠。
23日,多名立法會議員發起聯署,促請特首優化封區流程,包括大幅增加檢疫房間,考慮擴建竹蒿灣檢疫中心;“安心出行”實施實名制,加設追蹤功能;同時向中央請求預留治療新冠病毒特效藥給香港使用。
參與聯署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2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香港防疫的問題從“國泰機組”事件就能看出端倪,尤其是機組成員不遵守相關規定,引發社區暴發疫情,讓大家都很焦慮。雖然香港特區政府已經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疫情,“在這方面我也是支持政府的”,不過應對疫情兩年了,內地已經有了很多可以借鑒的經驗和做法,包括盡早全面核酸檢測,這些都是香港應該參考甚至請教的。當談到香港至今還未進行全民核酸的原因時,何君堯認為,主要還是集中在禁足會造成對所謂“開放型經濟”的影響,這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但是如果禁足幾天可以使疫情在短時間控制下來,那么那幾天的損失和拖拖拉拉仍然未能控制疫情的損失相比,不值得一談”。
還有香港專家認為,香港的人手和設備不足以應對全民檢測的需求。何君堯說,內地在這方面有充分經驗和資源,尤其是對岸的深圳,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在多區開展全民核酸,這個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可以在配套和人手方面向內地求助,“這樣我們才能快速把源頭查清并且切斷傳染鏈,這個是要下決心來做的”。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