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對11家網約車平臺公司進行聯合約談。要求各平臺公司要檢視自身存在的問題,立即整改不合規行為。值得注意的是,針對近期網約車用戶和司機關注度較高的問題,此次約談均有回應,如“不得利用資本惡性競爭、無序擴張”“要規范定價行為,降低抽成比例”等。
一直以來,網約車平臺抽成比率過高,總體上超過20%,有時甚至高達50%。面對這樣的“平臺霸權”,網約車司機被“困在系統里”,乘客也只能以更高的價格換取網約車服務。這種局面無疑是“雙輸”。這就解釋了為何網約車司機認為工作辛苦而收入不高,也解釋了為什么乘客感覺乘坐網約車越來越貴的根本原因。
毫無疑問,網約車抽成比例居高不下,是資本惡性競爭的表現,導致拒絕派單權利實質被架空。雖然國家層面已經多次要求網約車平臺不得抽成高、隨意調價,但目前我國現有法律并無抽成比例制定的明確限制。各平臺都有自己抽成的內部算法,且都以“核心競爭力和商業秘密”為由,不對外公布。
顯然,由于抽成比例的算法關乎到勞動者的利益問題,因此,需要勞動者代表與平臺進行協商討論,以公平的機制為保障,確定一個符合雙方權益的抽成比例。配套措施也有,如根據《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要求,相關部門應當盡快推動出臺網約車行業規定,尤其是要創新監管手段,探索建立多元治理機制。
顯然,掌握“動態定價權”的網約車平臺,在三方利益分配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加上平臺擁有絕對信息優勢,該權力有被濫用的風險。除了平臺的自律外,還可通過市場競爭、信息披露、來自第三方的制約,如媒體、消費者保護機構、獨立研究機構的調查等,也可以對平臺的定價權形成制約。消費者和司機也要維權。
而最該有作為的無疑是監管,及時、全面和真實的信息披露,平臺間競爭的現實可得,以及降低司機和乘客維權成本等,當是監管用力的方向。在監管有了方向后,還要不斷完善現有規定,例如,利用資本惡性競爭必須擔責,將是今后制約平臺抽成比例居高不下的一個方向。總之,網約車抽成亂象需多元治理,由此才能形成合力。(作者 劉天放)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