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德國人很少到中國旅游或定居,聽完德國人回答,原因太現實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也是更上一層樓,生活條件有質的飛躍,而以前不敢想的很多事,也都成為了現實。而我國作為一個大國,近些年的進步也是非常顯著,已經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正逐步走向世界舞臺中央。
(資料圖片)
因此,中國的知名度提升也讓中國的名字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熟知,引起了眾多國外游客的興致,他們都想來中國看一看,看看這個人口眾多、地大物博的“東方巨龍”到底是什么樣的。
近些年來,街頭上的外國人是屢見不鮮,特別是在一些著名景點,外國游客更是數不勝數。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來我國旅游或定居的外國游客大部分源自我國周邊國家或貧窮的非洲國家,而歐美國家的游客較少,特別是德國的游客數量就很稀少,那這是為什么呢?
有網友為此特地做了一個針對德國游客的小調查,最后才發現德國人很少到中國旅游或定居的幾點原因。
根據大多數德國游客回答,他們之所以不熱衷到我國旅游的原因之一就是“性價比太低”。由德國慕尼黑到北京的直線航程足有7594公里,就算是坐飛機也得花上10來個小時,要是選火車的話前后至少需要七八天時間。
如果僅僅只是為了欣賞一下我國的風景,德國人也不愿如此折騰,更何況我國在世界有名的景點并非特別多。對德國游客而言,他們能叫出名字的也不過是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館、兵馬俑等知名景點。
可他們卻不知道我國國內一些更有趣的景區,比如張家界、泰山、華山等,更別說是那些新晉的網紅景區,畢竟大家獲取資訊的渠道不一樣,正如我們也無法完全了解德國的風土人情一樣。其次是有關旅游費用的問題,兩國超遠的距離所產生的旅游費用極高,光是來往的機票價格就大約需要7000元,更別說入境后所需的食宿、門票、交通等費用。
緊接著是雙方的文化差異,德國人的官方語言為德語,可德語在我國屬于冷門語言,遠不及英語來得普及。語言交流障礙還只是其中之一,伴隨著的問題還包括德國人是否認同我國的文化傳承,就比如我們國內的一些寺廟,它們的主要設計風格都是一樣的,甚至就連寺內的布局都相差無幾。對于佛教信徒來說,他們是愿意接觸了解,但對德國游客來說就很難得到認同。
我們都知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區都有他們的特色和風俗,生活習慣上有著各種的不同。在我國有句俗話叫做“入鄉隨俗”,但德國游客來中國以后卻未必能夠適應,特別是在飲食上的差異。
很多中國的特色小吃他們甚至從沒聽說過,這就好比我們除了吃動物身上的肉,還會做鴨腸、泡爪等地道風味。可這樣的飲食習慣相信絕大部分歐洲人都無法接受,因為他們從小就不吃動物內臟,正如他們習慣使用刀叉,而我們習慣使用筷子。
最后一點就是簽證問題,我們都知道出國旅游必須辦簽證,但隨著我國國力提升,外國人越來越多地涌入中國,所以對簽證的辦理也是越來越嚴格,這就導致了很多外國友人的簽證被拒絕。因此很多外國游客望而卻步,他們認為簽證辦理難度太大,最后干脆就放棄了。
聽完德國人回答,這些原因是真的太現實了,當然除了以上這些主要因素外還有一些旅游業上的瑕疵問題。比如景區服務態度不夠好、主題特色不夠鮮明、設備不夠完善等等。不知道除了以上這些,大家認為還有什么因素會降低外國游客的旅游熱情呢?
世界這么大,一個人太孤單嗎?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大夢先生看世界】,期待在評論區與大家暢聊世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