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6日訊記者從北京了解到,抖音、科普中國、中科院之聲、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科技館、中科院物理所25日聯合發起青少年科普創作計劃,將邀請專業科普內容生產機構和個人,創作適合青少年觀看的科普視頻,共建青少年模式內容池。
據介紹,青少年科普創作計劃將邀請全國高校、研究機構、學術組織、公益基金會、出版社、博物館、科技館等專業科普內容創作生產機構和個人,圍繞科學科普、人文藝術、興趣愛好、家庭教育等方向,積極在抖音創作適合青少年觀看的科學、有趣、體系化知識內容。抖音則將從運營服務、產品功能、流量激勵等方面全方位助力優質內容生產和分發。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目前正在內測“推薦青少年觀看”這一功能,將邀請加入計劃的作者參與青少年模式內容池評議,未來也將根據內容的推薦率優化青少年模式的內容池結構,真正和權威機構、專家學者一起共建青少年模式內容池。
該計劃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將會把青少年科普創作計劃產出的優秀內容分享給更多鄉村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同時在鄉村學校開展相應的科普活動,為包括留守兒童在內的鄉村青少年提供科普資源普惠服務。”
作為計劃的聯合發起方之一,科普中國新媒體運營負責人徐來表示,青少年使用短視頻是大勢所趨,作為家長、機構能做的就是“盡我所能為他們提供好的產品、好的環境,為青少年制作出更好看、更有料的科普視頻”,并引導孩子利用好短視頻。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蔣俏蕾也就青少年模式的現狀和問題進行了分析,她認為目前青少年模式的應用存在三對矛盾:技術上,防護與破解的矛盾;內容上,健康度與吸引力的矛盾;行為上,線上與線下的矛盾。解決這些矛盾的根源還是要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養,而這一過程學校、家長、社會都不應缺位。
據了解,早在2018年7月,抖音已率先推出青少年模式實驗版。該模式下,只可瀏覽平臺精選、適宜青少年觀看的內容,無法觀看直播和充值打賞。此后又進行了多輪完善迭代,除了在使用時段、時長、功能、瀏覽內容等方面進行限制和保護,也設置了防逃逸措施和14歲以下實名用戶全部進入青少年模式等嚴格舉措,確保青少年觸網安全。同時,也推出合集功能、適齡推薦、語音搜索、識萬物、護眼提醒等獨家特色功能,滿足青少年身心發展和探索世界的需要。
據介紹,除了聯合發起方,現在已經有博物雜志、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涌、同濟大學退休物理教授吳於人等機構和個人加入,用優質內容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目前計劃仍在廣泛招募中。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