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臺兒莊大戰勝利85周年紀念活動舉行,“彈孔墻”前,參戰將領后人聆聽先烈事跡。 李欣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山東臺兒莊4月8日電 (記者 李欣)三十萬將士浴血臺兒莊,五萬忠魂埋骨大運河畔。4月8日,臺兒莊大戰勝利85周年紀念活動在山東棗莊臺兒莊舉行,參戰中國將士后代、專家學者及學生代表等200余人參加悼念。
臺兒莊,因京杭運河而繁華,因臺兒莊大戰而被銘記。85年前,中國軍隊在這里戰勝了日本精銳部隊,斃傷日軍近兩萬人,挫敗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念,取得了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最大勝利。
臺兒莊大戰紀念館館長孔令欣主持紀念活動。 李欣 攝
“千年古城,無墻不飲彈;魯南大地,無土不沃血……緬英雄于陵冢,寄今世以哀思。”當天,在臺兒莊大戰紀念館西側無名烈士墓前,參戰將領后人誦讀祭文,蒼涼悲壯的聲音在古運河畔回蕩。
無名英雄遺骸遺址、臺兒莊大戰遺址公園、無名英雄墓、臺兒莊大戰紀念館,一個個大戰遺址走下來,將士后代們神情莊重,眼中泛著淚花。
參戰將領后人、來自臺灣的王關生在今年活動上發言。 李欣 攝
“在臺兒莊大戰勝利85周年之際,我們緬懷先人的奮斗和犧牲。”42軍27師參謀長王伯驤之子、來自臺灣的王關生說:“當年犧牲的英雄或許并不在乎有沒有人紀念他們,可為了后代,我們要好好地紀念英雄,以激勵青年人用各自的努力使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4月8日,臺兒莊大戰勝利85周年紀念活動在山東棗莊臺兒莊舉行。 李欣 攝
據史料記載,60軍在臺兒莊周邊地區血戰27天,給日軍以沉重打擊。60軍傷亡近20000人,其中犧牲13869人,負傷4545人,失蹤430人。臺兒莊戰役后,60軍由原12個團縮編為5個團。雖然中國軍隊取得了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但是戰后的臺兒莊“無墻不飲彈,無土不沃血”,足見當時的悲壯。
4月8日,臺兒莊大戰勝利85周年紀念活動在山東棗莊臺兒莊舉行。 李欣 攝
第四次到臺兒莊的參戰將領后人、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王進華表示,撫摸著“彈孔墻”,才能深刻感知當時的戰爭有多么艱苦和激烈。“炮火雖遠去,但烈士的精神長存。那些血與淚的記憶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激勵著后人珍惜今天的和平與安寧。”
參加悼念人員向無名英雄墓敬獻鮮花。 李欣 攝
臺兒莊大戰紀念館于1992年10月12日奠基,1993年建成開館,用以紀念和展示臺兒莊大戰歷史。今年是臺兒莊大戰紀念館開館30周年,該館已累計接待中外游客5000多萬人次,年游客量300多萬人次。
“博物館、紀念館是珍藏歷史、展示歷史、激勵后人的場所。”臺兒莊大戰紀念館館長孔令欣表示,舉行臺兒莊大戰85周年紀念系列活動就是為了激勵后人不忘歷史、不負時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踔厲奮進。
4月8日,臺兒莊大戰勝利85周年紀念活動在山東棗莊臺兒莊舉行。 李欣 攝
當天,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等抗戰紀念館相關負責人也同到臺兒莊參加悼念。
臺兒莊大戰遺址公園的“彈孔墻”。 李欣 攝
面對一片廢墟,時為臺兒莊大戰總指揮的李宗仁曾說過,一定會重建臺兒莊。2008年,棗莊市人民政府宣布重建臺兒莊,經過4年雕琢,臺兒莊原貌重建,成為中國首座二戰紀念城市。如今,臺兒莊古城已經恢復運河明珠之貌,成為一座旅游和尋夢之城。人們注意到臺兒莊古城的大部分建筑外都掛著一幅老照片,照片記錄著經戰火淬煉后的斷壁殘垣,讓人們銘記歷史。(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