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舉辦“品味農耕文化·承襲華夏之美”系列活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以“六融合”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以文化人,以德潤心,陶冶學生情操、涵養學生品行,厚植“做人做事先做人、德能并重德為先”的育人理念,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向縱深、推出實效。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課程專業相融合
早在2010年,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陜財職院”)就開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并將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通過開設國學試點班、設置國學經典導讀系列課程,建立厚德學堂,配備傳統文化在線精品課程,使全院所有類別、所有專業的學生都可以線上線下進行各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學習和交流。引進非遺大師進校園,開設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和勞模精神進課堂專題活動,將涉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藝術、民俗、關中文化、非遺傳承等方面的內容,貫穿學生的技能習得和社會實踐各環節。進行課程思政改革,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厚德載物”“仁義禮智信”等德育元素與財經職業道德培養結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涵養師生家國情懷。通過課堂改革,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鮮活起來,使廣大學生從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只聞其名轉化為耳熟能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第二課堂相融合
陜財職院發揮第二課堂組織靈活、形式多樣的特點,依托校史館、非遺展覽館、紅色研習社、紅色讀書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等,圍繞“孝悌之義”“禮儀之范”“誠信之本”“愛國之魂”等主題,定期開展文化活動,讓學生零距離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實感受文化之美;成立了古韻國學社、“鏤金雕銀”剪紙社、子衿漢服社、九嵕茶社、翰墨軒書畫社、德武散打社等6個傳統文化社團,設計了“弘揚傳統文化、追憶古今風尚——我們的節日”“品味農耕文化、承襲華夏之美——二十四節氣”“日行一善”“致良知”等系列活動,開發了“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關愛空巢老人”“衣路有你,一路溫暖”小桔燈舊衣回收等10余項特色志愿服務項目,開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絡專欄,以“大學生藝術節”“高雅藝術進校園”等為載體,推出了一大批思想內涵豐富、品位高雅、藝術性強的文藝精品,學生在各類文化活動中累計獲獎300余項,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多次獲得團中央、團省委表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養成相融合
陜財職院從學生養成教育入手,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孝悌忠信仁義禮智”等德育元素的時代價值,凝練出了“做人做事先做人,德能并重德為先”的育人理念和“厚德重能、惟精惟一”的大學精神。從19項指標規范學生行為養成,從小、從細、從實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引導學生知禮、懂禮、用禮,一言一行彰顯“禮”的痕跡;推進“1+6+X+1向日葵”育人計劃,以“思想引領鑄魂”為1個核心,從“品德教育強根、綜合能力提質、行為養成塑形、人文素質養性、社會實踐培優、創新創業成才”6個方面,組織X項活動,用第二課堂成績單進行量化考核,落實“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薪火育人計劃”,以“個十百千萬”為主要內容,即成立1個研究機構,組建10支隊伍,組織百位名人事跡進課堂活動,召開千次班會,萬名師生每人每年參加一次社會實踐,塑造學生良好道德品行。近年來,先后涌現出了30余起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先進事跡,學校2017級學生陰同學被評為陜西教育系統“我身邊的好典型”2019年度人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創新創業相融合
陜財職院依托陜西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以各級創新創業大賽為契機,組織學生廣泛利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與重陽節等節日,了解傳統節日習俗中蘊涵的文化內涵,設計以傳統節日為亮點的創新創業項目和產品;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征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連續多年組織學生前往民俗文化示范村——袁家村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社會實踐調研,通過參觀、采訪、體驗、互動、交流等形式,調研傳統文化傳承方式、創業經驗、店面設計以及經營模式,開展創新衍生品的策劃、研發、設計、制作;聘請陜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蒲城麥稈畫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賀興文為人文藝術學院院長,開展非遺技藝現代學徒制教學,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將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到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之中。通過將傳統文化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孵化出了《薪火——匠人手工藝交易平臺》等以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創新創業項目,并榮獲多項省級“挑戰杯”、“彩虹人生”創新創業大賽獎項。學生創作的非遺作品——蒲城麥稈畫在陜西省2022年職業教育活動周中廣受好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科研工作相融合
陜財職院發揮高校的科學研究和文化傳承創新功能,依托“賀興文大師工作室”“麥稈畫制作工作坊”,站在傳承弘揚非遺文化的大格局下,組織教師對麥稈畫技藝和內涵進行深入研究,對“陜西省麥草工藝制作流程標準”進行了提升,生動闡釋麥稈畫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時代價值,構建了系統完整的麥稈畫學術體系和傳承體系。通過開展課題研究、走訪麥稈畫傳承人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專家等多種形式,收集反映麥稈畫歷史的各類資料,編寫《麥稈畫技藝》等書籍,拍攝非遺紀錄片,開展麥稈畫制作與陶瓷制作、木雕技藝融合研究,形成產品創新,不斷深入挖掘麥稈畫蘊藏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喚醒非遺文化資源活力。與此同時,利用學校的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專業優勢,助推非遺產品銷售,切實推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并實現了專業建設與非遺傳承雙豐收,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影響的優秀科研成果。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環境文化相融合
陜財職院積極探索創新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和舉措,全力推進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工作,提升硬環境、豐富軟文化,提高環境育人效果。實施以文化人工程,在美化校園環境的同時,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凸顯以“誠信為本、堅持準則、不做假賬、不出差錯”為核心的財經文化,賡續紅色文化、引入企業文化、宣傳校友文化,發揮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素質養成的感染、熏陶和教育作用;實施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厚德廣場、財經廣場及人文生態、勤政廉政、勵志、創新創業等主題園林,建設財經文化長廊、校友林,對校內所有樓宇、道路、園所進行命名,設置校訓石、孔子像、誠信印等景觀小品、景石題字、校訓柱,弘揚“仁義禮智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校園環境的品質。在校園環境設計中,以簡約古典為主風格,充分融入傳統文化的元素,讓傳統文化顯性、隱性共同發力,發揮校園環境育人的功效。學校連續4年獲陜西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獎。
砥礪耕耘,成果豐碩。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抓手,在實踐中深化,在創新中生輝,在育人中出彩,已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并繪制了一幅“德潤校園、厚德育人”的動人畫卷。
(信息來源: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關鍵詞: 傳統文化 創新創業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