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市教育局公布城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高新區,下同)2021年新生入學政策。今年仍然執行“劃片招生、免試就近、公民同步”的招生原則。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招生片區,將于6月中旬左右由各區教育部門對外公布。
公辦小學
6月21日開啟網上報名
城區新生入學統一使用宜昌市義務教育招生管理平臺湖北政務服務網,移動端可在“市民e家”微信公眾號或“宜格微治理”居民微信群報名。
6月21日起開啟報名服務,符合各區制定的就近入學條件的學生,在平臺申請學位。其他縣市區新生按當地教育局要求報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要按照“兩為主”原則做好片區學校對應工作。
學生對應片區學校要依據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的正式居住房和本人的戶籍信息,若二者信息不一致的以正式居住房信息為準。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對應片區學校以居住證(或正式租房)信息和務工經商證明為準。對特殊情況,學校無法判斷的,由各地教育局制定認定辦法。
公辦初中
按照片區網上申請學位
符合城區初中入學條件的小學畢業生登錄宜昌市義務教育招生管理平臺,按照各區制定的就近入學條件申請學位(操作辦法比照小學),其他縣市區由各地教育局在國家學籍網完成招生片區內學生對應工作。跨省、市升學學生學籍辦理統一在國家學籍系統中進行操作。
寄宿制公辦學校要按照劃片招生原則,接收片區內學生就近入學,原則上不接收片區外學生。如果學校所在片區生源不足,有空余學位擬招收劃片區域外學生,須在學校所在縣市區范圍內,由各地教育局組織實施電腦隨機錄取。市特殊教育學校招生按原定招生政策進行。
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
設本校直升和校外招生計劃
2021年,宜昌全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城區民辦學校招生由市教育局統一建立招生平臺、統一網上報名、統一電腦隨機錄取時間、統一確認錄取結果和統一通知入學。
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可在總計劃內分設本校直升計劃和校外招生計劃(2021年校外招生計劃比例原則上不少于2020年校外實際招生比例),由各地教育局制定具體辦法,并報市教育局備案。
城區民辦學校實行網上分類報名和招生錄取。報名就讀民辦中小學的適齡兒童、少年,可在已申報公辦學校學位的前提下,填報1所民辦學校,參加該校招生錄取。
如報名人數小于或等于某民辦學校招生計劃的,全部錄取;如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在市教育局統籌下,由各地教育局組織實施電腦隨機錄取。6月28日,開展城區民辦小學錄取工作;6月30日,開展城區民辦初中錄取工作。錄取過程實施全程錄像,公證機構、教育督導、紀檢監察部門及家長代表參與,錄取結果經各區教育局在招生平臺中審核確認后,由學校發布。
城區民辦學校招生結束后,通過電話短信和“宜昌市義務教育招生管理平臺”告知相關入學信息。原則上學生被民辦學校錄取后,不再保留原申報的公辦學校學位,如確需就讀公辦學校的由當地教育局統籌安排。因此出現的民辦學校招生缺額,由各地教育局組織補錄。
公辦“擇校生”
不享受“分配生”資格
宜昌市教育局表示,城區民辦學校招生計劃由市教育局根據各學校的辦學條件和規模,在學校申報、區教育局審核后統一下達。學校不得超計劃、超班額招生、不得招收特長生。凡不屬于公辦初中學校招生片區范圍內的新生,三年后不得享受省級示范高中學校分配生資格,學校應以書面形式告知家長,并報縣市區教育局備案。
今年的招生工作還將嚴格落實“十項嚴禁”。任何學校(含民辦學校)招生都必須遵循免試入學原則,嚴禁學校自行組織任何形式考試;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嚴禁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等現象。凡違規招生的學校,一經查實,對學校及責任人全市通報批評,民辦學校核減招生計劃10%,市教育局同時對縣市區教育局啟動問責。(記者 汪蕾通訊員 劉超)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