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神農架國家公園景區。 檢察日報通訊員吳友奎攝
【資料圖】
圖①:檢察官在神農架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下谷坪土家族鄉對水質進行檢測。
圖②:檢察官在神農架國家公園老君山對動植物保護情況進行巡查。 檢察日報通訊員王亞林攝
神農架國家公園
神農架國家公園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屬于全球14個具有國際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關鍵地區,是世界生物活化石聚集地和古老、珍稀、特有物種避難所,同時擁有“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國際重要濕地”四大國際保護頭銜,被譽為北緯31度的“綠色奇跡”。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批復《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試點實施方案》,神農架國家公園正式成為全國首批啟動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
神農架國家公園高有神農頂,被譽為“華中屋脊”,低有石柱河,風景獨秀,怪石嶙峋,海拔落差達2700余米。位于神農架國家公園群山之中的國家濕地公園更是被稱為“云間湖泊”,其獨特的地理條件孕育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有效促進神農架國家公園生態環境保護,2016年5月,神農架國家公園被國家發改委批復為全國首批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湖北省神農架林區檢察院始終圍繞“舉保護旗、打生態牌、念旅游經、走綠色路”的工作總要求,發揮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通過信息共享、司法辦案、法治宣傳等一系列工作為神農架國家公園保護提供檢察保障,創建了神農架國家公園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品牌,助力神農架國家公園生態環境保護水平提升,促進神農架國家公園生態文明建設現代化。
63萬余株“活化石”得到專門保護
森林是神農架國家公園最核心的資源。在神農架國家公園范圍內,蘊藏著十分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90%的單株名木樹齡在500年以上,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豐富的森林資源讓神農架國家公園成為“天然氧吧”,是自然與文化的共同遺存。
近年來,神農架林區檢察院加強與相關單位的溝通協作,切實履行檢察職能,促進法律監督與行政監督的銜接配合,形成森林資源保護合力。
2020年6月,該院干警在履職中發現,一戶村民在建房過程中造成神農架國家公園范圍內一株二級古樹被破壞,如不及時采取保護措施,古樹可能會死亡。在神農架國家公園,是否還存在類似情況?這引起了神農架林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的關注。
為了在茫茫林海中摸清古樹名木保護情況,神農架林區檢察院組成工作專班,耗時2個多月的時間走訪排查全區6個鄉鎮,12個村,對近200株(片)古樹進行實地查看,發現案件線索3件。該院及時向相關行政單位送達了訴前檢察建議書,督促其依法履職,及時消除可能危害林區生態環境的安全隱患。
為確保古樹名木得到有效保護,2022年5月,神農架林區檢察院聯合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召開古樹名木保護推進會,并聯合啟動神農架國家公園范圍內第二批古樹名木保護專項工作。
“我今天參加公益訴訟現場核查,看到林區里這么多古樹被保護得很好,感觸頗深,這對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名“益心為公”志愿者如是說。
據悉,神農架國家公園范圍內的古樹名木按照“一樹一檔、一樹一策、一樹一牌、一樹一監測、一樹一景”等要求,有針對性地采取保護措施。自古樹名木保護專項工作啟動以來,相關單位對現有的63萬余株古樹名木開展了專項保護,持續固本培元,確保古樹健康成長,讓古樹名木“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跨區域聯動讓野生動物棲息地更安全
神農架國家公園有著“千里峻嶺,百里生云”的壯麗景色,棲息著華北豹、金絲猴、白頸長尾雉、林麝、金雕等珍貴野生動物,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不勝數,是華中地區的野生動物樂園。
如何讓神農架國家公園的野生動物得到有效保護,讓“呦呦鹿鳴,嘯嘯猴語”成為神農架國家公園最動聽的背景音?神農架林區檢察院不斷探索構建野生動物棲息地公益訴訟保護模式。
今年2月,神農架林區檢察院在辦案中發現,神農架國家公園和重慶市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存在非法捕撈巫山巴鯢的情形,嚴重侵害了野生動物資源及其棲息地。對此,該院公益訴訟檢察官深入實地開展調查。針對發現的問題,4月6日,該院與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機構開展磋商,提出了初步整改意見。
為進一步了解巫山巴鯢資源和棲息地保護中存在的問題,5月25日,神農架林區檢察院啟動跨區域案件辦理機制,聯合重慶市巫山縣檢察院,與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機構一道,在重慶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神農架國家公園進行聯合巡查。巡查人員深入峽谷和陡崖,翻山越嶺,蹚水過溪,歷時5個小時,全面了解巫山巴鯢棲息地現狀。6月1日,在充分聽取特邀檢察官助理和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相關負責人的意見后,神農架林區檢察院依法向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收到檢察建議后,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優化了整改措施,探索建立巫山巴鯢棲息地保護規劃。
據悉,神農架林區檢察院通過跨區域案件辦理機制,與重慶市巫山縣檢察院同向發力,不斷完善巫山巴鯢棲息地保護制度。同時,該院以辦理此案為契機,與神農架國家公園共同完善泛神農架國家公園地區世界自然遺產地區域內所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資源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工作。
確保一灣清水永續北上
在“華中屋脊”之上,一條小溪串起9個湖泊。這里群山環繞,風光秀麗,青草萋萋,碧波蕩漾,這便是神農架國家公園大九湖濕地,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涵養地。目前,神農架國家公園地區有近10億立方米的水資源通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北方。
2020年8月13日,湖北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向神農架林區檢察院交辦神農架國家公園大九湖濕地可能被污染的案件線索。原來,一名游客在大九湖濕地游覽時,發現部分湖泊水質呈黑色,懷疑被污染。接到線索后,神農架林區檢察院立即會同神農架國家公園對該線索進行排查,同時邀請十堰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對湖泊群進行全面采樣檢測并現場勘驗。
通過現場勘察、水質分析、科學論證,相關部門基本證實水體肉眼觀看為黑色是因為大九湖濕地地處亞高山泥炭蘚沼澤地濕地,泥炭地中有數千年沉積的有機質,同時受周邊山體環境影響,形成視覺錯覺。
為避免再次引發相關誤解,神農架林區檢察院建議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機構依據相關保護條例做好科普宣傳工作,加強正面引導,并在一定范圍內及時公示水質檢測情況。
為進一步了解神農架國家公園濕地保護和生態資源管護情況,推進行政執法工作規范化,神農架林區檢察院與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常態化開展說辦案、講工作活動,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加強面對面交流互動,促進實打實解決問題,為神農架國家公園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此外,為持續促進神農架國家公園自然資源保護,神農架林區檢察院還與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建立了常態化聯系機制,通過信息共享、聯席會議、案件線索移送、辦案協作、督促整改、聯合督辦等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強化協作辦案,形成保護合力。
“神農架國家公園蘊含著人類最寶貴的財富,神農架林區檢察院將堅決扛起守護生態這面旗幟,當好生態衛士,堅決守護好北緯31度的‘綠色奇跡’!”神農架林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曉軍說。
[版面編輯:劉釗穎] [責任編輯:謝思琪]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