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仁懷:用好考核指揮棒 激發干事精氣神
(相關資料圖)
陳聰
今年以來,貴州省仁懷市檢察院緊緊圍繞考核“指揮棒”,在總結分析中找問題短板,在橫縱對比中找坐標定位,以精細化考核推動各項檢察工作扎實開展。
一部一策謀劃工作,一張藍圖繪到底
聚眾智把脈問診。該院召開黨組擴大會議,逐一分析研判業務部門去年核心業務數據運行情況,聽取工作建議,集中總結分析信息、外宣、調研、檢務保障、隊伍建設等綜合行政工作。各部門負責人圍繞考核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剖析原因,找準改進工作的措施。
定目標揚帆起航。該院5個部門以服務保障發展大局等中心工作為抓手,明晰階段性任務和工作路徑,為有效落實各項檢察工作奠定堅實基礎,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繆榮紅從加強協作配合、信息共享、突破瓶頸工作等方面劃重點、作強調。
做表率引領驅動。該院制定考核標準,圍繞“檢察業務工作+專項工作+上級院交辦工作+信息+調研+外宣+典型案例+其他工作”主線,積極構建檢察長負責全面工作,班子成員認領1項以上重點工作推進,部門主要負責人認領1項至2項重點工作落實的工作格局,并將落實情況作為“關鍵少數”年度考核的主要參考。
一人一表綜合考評,一把尺子量到底
圍繞考核指標定量到人。該院各部門以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為切入點,圍繞上級院核心業務數據考核要求,按照“定人員、定崗位、定任務”原則,細化每人每月完成工作量化評價表。在考評履行崗位職責的同時,將專項工作、業務技能競賽、調研信息外宣采用情況等作為激勵評價指標,構建可考核、可檢查、可評比的評價標準,形成“人人肩上有責任、事事面前有指標”的考核機制。
以考核補齊信息宣傳短板。該院針對業務部門忙于辦案,對信息調研工作重視不夠的現狀,將年度信息、外宣、調研、典型案例培育等綜合工作量化到月、落實到人,以考核補強信息調研弱項,并建立信息外宣撰寫聯席會議制度和聯系指導機制,明確4名文字功底深的司法行政人員聯系指導業務部門每月至少撰寫1篇外宣信息,通過量化考核,逐步解決業務部門“不會寫、不愿寫、沒空寫”的現狀。
優化標準提升工作效能。該院針對綜合部門人少事雜、一人多崗的實際,立足服務保障職責定位,將40%的考核分值作為服務保障業務部門工作滿意度評價指標,逐步充實考核評價要素,真實反映綜合行政人員工作質效。
正向激勵促進融合履職。該院將非法證據排除、司法救助線索、刑事案件監督線索、行政檢察工作中的刑事案件監督線索,以及案件管理中的偵查、審判活動監督線索等業務指標作為部門信息共享、互相協作的激勵要素,納入考核指標評價,逐步解決部門間各自為政、不管“他人瓦上霜”問題。
一人一張實績“畫像”,一種評價用到底
建立實績與績效掛鉤機制。該院將司法體制改革績效、基礎性績效按照一定比例提取,設置特別獎,對工作實績突出的檢察人員進行獎勵,樹立“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不一樣”的考核導向,形成你追我趕、創先爭優工作氛圍,增強干警的工作積極性。
以工作實效選人用人。該院堅持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組織路線,將工作實績作為干警選拔任用,人員職級晉升,年度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讓實干者有盼頭,先進典型有甜頭。
建立“共命運”評價機制。該院不斷完善“黨組書記+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一般干警”考核評價工作機制,建立上級院對全院年度總體考評等次作為檢察長績效評定機制,分管部門年度考評作為班子成員績效發放和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層層傳導壓力,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推動各項工作真正落地見效。
通過對各類人員工作實績考核,準確運用“畫像”結果,以考核促工作落實,以考核獎優罰懶汰劣,不斷推動各項檢察工作取得實效。
司法救助暖民心 解難紓困顯真情
張麗 王宇祥
今年以來,貴州省仁懷市檢察院與當地教育、民政、人社、婦聯、團委等部門建立線索移送、多元救助、跟蹤回訪、聯席會議等機制,通過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有效銜接,綜合救助困難案件當事人,提升司法救助質效,以實際行動為民解難紓困暖人心。
建立線索移送協同辦案機制。該院與社會救助職能部門互相配合,針對婦女、現役軍人、農村困難群眾、未成年人等群體,深入開展司法救助工作。社會救助職能部門在工作中發現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侵害,致使重傷、嚴重殘疾、死亡、喪失勞動能力、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因交通事故等造成人身損害,因舉報、作證、鑒定等受到打擊報復受損,案件暫時未偵破、已過追訴時效、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造成生活困難的,及時將救助線索移送檢察機關,幫助受害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建立多元精準共同救助機制。該院對符合救助條件的當事人給予司法救助并提出社會救助建議,會同教育、民政、人社、退役軍人事務、醫保、婦聯、殘聯等職能部門形成合力,綜合運用經濟救助、生活安置、幫助就學就業、心理疏導等方式精準救助。如該院救助的患慢性腎衰、心衰的被害人趙某,除及時發放司法救助金外,還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解決醫療報銷、未成年人心理輔導、自付費用幫扶等問題。今年以來,該院已協同救助9戶困難家庭,發放相應救助金;開展心理疏導30人次,家庭幫教50人次;與民政、殘聯、婦聯等部門協作,納入防止返貧監測對象5人次,協調辦理低保2人。
建立跟蹤回訪長期關懷機制。該院堅持“一次救助、長期關懷”原則,會同社會救助部門定期對救助對象進行回訪,了解司法救助和社會救助落實情況,圍繞救助對象思想情緒、身體狀況、生活狀況、家庭情況研究制定后續幫扶措施,確保救助取得成效,彰顯司法為民理念。
建立聯席會議聯絡通報機制。該院與社會救助職能部門搭建司法救助協作工作群,建立定期聯席例會、臨時聯席座談會等機制,定期通報情況、分析研判、總結交流,加強信息共享、線索互移、對策共商、幫扶共舉,聚眾智解決存在的問題,不斷傳遞司法的溫度。
創新方式呵護“少年的你”
陳旭
今年以來,貴州省仁懷市檢察院積極探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宣傳新形式,將法治的種子播撒在校園里,用法治力量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深入開展法治進校園,“點對點”踐行普法宣傳。該院依托法治進校園活動,以發揮檢察官、檢察官助理擔任法治副校長職能優勢為契機,精準對接學校需求,并結合學生、家長、老師意見建議,有針對性地開展普法宣傳,特別是針對農村地區中小學法治教育缺失問題,盡量將法治副校長配備到偏遠鄉村學校。今年以來,該院開展法治講座、旁聽庭審、法治宣傳等活動30余次,受益師生、家長5000余人。
打造檢校共建新模式,“面對面”體驗特殊教學。在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中,該院發現轄區內學校存在部分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為改正這部分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預防其走向犯罪道路,分兩期組織其到當地特殊教育學校進行體驗,通過“面對面”心理疏導、法治教育、軍訓等方式,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到自身不良行為習慣的危害,大家紛紛表示一定改掉壞習慣,好好學習。
推進信箱制度常態化,“心連心”傾聽學生心聲。為全面傾聽未成年學生心聲,防止部分學生不愿、不敢當面反映問題,該院在全市中學設立“檢愛同行·共護未來”信箱204個,并會同教體部門制定信箱管理制度,確保工作常態化開展。今年以來,該院通過信箱收集到學生反映問題12條,均采取措施進行有效處理。下一步,該院將繼續深入推進法治教育,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形式,持續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大數據賦能社區矯正法律監督
劉秋 陳聰
為提升法律監督質效,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數字檢察戰略和遵義市檢察院數字檢察工作提升要求,貴州省仁懷市檢察院以社區矯正對象漏管、脫管檢察監督為切入點,探索建立了社區矯正對象違規外出刑事執行檢察監督模型,通過數據關聯比對研判,促進社區矯正檢察工作提質增效。
該院依托社區矯正人員數據庫,與社區矯正機構臺賬進行比對,確定重點監督對象;通過社區矯正機構智慧社矯系統導出被判處禁止令人員管理選項卡,提取檔案進行調查核實;通過用好數據模型、思維導圖等,實現從以往眾多社區矯正對象中逐一核查,到明確目標精準篩查的轉變,節約了司法成本,提升了監督質效。
該院轉變思維,用好調查手段,對社區矯正對象學習教育、請假外出、就業從業等情況進行全方位檢察,通過電話抽查、手機定位、現場檢察、上門走訪等方式,對社區矯正工作進行全方位監督檢察,切實提升法律監督剛性。
該院與各政法單位建立了社區矯正對象信息共享機制,整合數據源,強化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監督制約,實現社區矯正對象底數清、情況明,提升監督的精準性,降低社會面再犯罪風險。在該院監督下,仁懷市司法局依法對私自外出的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懲戒,起到了“懲戒一個、教育一片”的警示作用。
[版面編輯:李君瑞] [責任編輯:何慧敏]關鍵詞: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