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清除影響紅樹林顏值的“污漬”
廣州番禺:召開檢察聽證會凝聚修復保護紅樹林合力
本報訊(記者劉韜 通訊員林馳雯 丘愷琦)珠江口岸,獅子洋畔,淡水和海水交匯,孕育了生物種類豐富的濕地。濕地上生長的紅樹林被譽為“固碳能手”“魚蝦糧倉”“候鳥天堂”。近日,一場檢察聽證會在海鷗島紅樹林保護修復區召開,人民監督員應邀進行監督。
今年3月,廣東省廣州市政府印發《廣州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要以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的海鷗島等濕地為重點,實施紅樹林保護修復工程。4月以來,番禺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對該區紅樹林保護情況進行全面摸查。經過多次現場調查,檢察官發現,番禺區海鷗島紅樹林濕地公園、珠江后航道(化龍段、新造段)等處的紅樹林長期存在大量固體廢物,不僅讓紅樹林這道風景線“顏值”受損,也讓其生態功能遭到破壞。
紅樹林保護以及固體廢物污染治理等工作涉及多個主管部門和屬地政府。為監督履職,番禺區檢察院根據調查情況,依法制發檢察建議,及時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履行對紅樹林的管理、保護職責,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紅樹林固體廢物污染。為了推進修復紅樹林生態功能,該院決定召開聽證會,邀請兩名紅樹林保護專家擔任聽證員,協助解決檢察建議落實中的專業性問題。
聽證會上,辦案檢察官首先詳細介紹了案情,出示調查取得的證據以及相關的法律依據。隨后,行政機關代表分別發表意見,說明履職情況、存在困難及解決措施。聽證員在對受損的紅樹林實地查看的基礎上,向行政機關代表進行提問,并結合專業知識,為紅樹林保護送上“定制化”解決方案。相關行政機關表示將形成保護合力,及時發現、制止、查處和報告破壞紅樹林的行為,同時加強紅樹林、海洋環境保護的科普宣傳,與群眾一起共同守護好大自然饋贈的寶貴財富。
下一步,番禺區檢察院將持續跟進監督,助推保護紅樹林的長效機制不斷健全,參與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
[版面編輯:劉釗穎 張子璇] [責任編輯:謝思琪]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