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把脈”跨越技術鴻溝
福建漳州:檢察技術“云援藏”機制助力高質效辦案
(相關資料圖)
近日,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被告人江措某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案。公訴人指控犯罪時,出示了一份遠隔千里傳來的關鍵證據:福建省漳州市檢察院司法鑒定中心的法醫學鑒定意見書。
這是漳州市檢察院建立檢察技術“云援藏”機制以來,作出的第一份法醫學鑒定意見書。“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對鑒定意見沒有異議。”庭審結束時,公訴人興奮地告訴鑒定人、漳州市檢察院法醫劉龍清。
技術“云援藏”機制的建立,緣起于一場辦案困局。2021年6月,正在昌都的漳州市檢察院援藏干部法醫吳永春提前介入一起命案。當地公安機關認為,此案已有犯罪嫌疑人供述和尸表檢驗,可以確定被害人是機械性窒息死亡,不必再尸檢。被害人家屬基于風俗習慣,也堅決反對尸檢。
“如果不解剖,無法排除其他死因,萬一尸體火化后,犯罪嫌疑人翻供,司法機關將非常被動。”憑借十余年的法醫經驗,吳永春堅持全面系統解剖的意見,最終得到昌都市檢察院以及公安機關的認可,并做通了家屬的思想工作。
果然,案件起訴至法院后,被告人對死因提出了質疑,辯護人也聘請專家,對被害人尸體鑒定意見書與法醫病理鑒定報告提出了專業性非常強的論證意見。
為何認定被害人是機械性窒息死亡而非“他因”?如何回答被告人的質疑和專家意見?經昌都市檢察院商請幫助,漳州市檢察院司法鑒定中心法醫經過充分論證,對疑問、意見逐條給予回應。
該案開庭后,公訴人根據漳州市檢察院法醫鑒定中心的回函意見,一一回應辯護人提出的死因質疑。最終,法院采納公訴人意見,認定被害人系機械性窒息死亡,并作出判決。
此次被動局面雖然及時化解,但沒有專業法醫人員的痛點,依然是長期扎在昌都市檢察機關心頭的一根刺。在業務援助期滿結束后,如何繼續為昌都市檢察機關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支持?
“人才援助有期限,但技術援助無時限。”2021年12月,漳州市檢察院與昌都市檢察院通過視頻會議簽訂了《人身傷害案件技術性證據審查協作機制》。協作機制明確,昌都市檢察機關在辦理重大、疑難、復雜的人身傷害案件過程中,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等對鑒定意見提出異議,或者承辦檢察官認為有必要進行技術性證據審查時,可委托漳州市檢察院進行技術性證據審查。
一根網線,彌合了昌都市檢察機關法醫技術鴻溝。網線的另一端,是漳州市檢察院的硬核法醫團隊——“全國模范檢察官”劉龍清團隊。在日常聯系中,該團隊借助遠程視頻,就人身傷害案件技術性證據審查中涉及的法醫學問題,為昌都市檢察機關辦案檢察官答疑解惑,并對所受理審查的鑒定意見進行調研,分析癥結所在,提出解決思路方法和建議舉措。
自此,從雪域高原到東海之濱,跨越3000余公里,一份份需要“技術性再審查”的檢驗鑒定文書駕“云”而來,經漳州市檢察院信息技術人員縝密論證,形成客觀準確的技術性證據審查報告,再駕“云”而去。“云援藏”機制運行以來,漳州市檢察院共辦理昌都市檢察機關委托的技術性證據審查案件76件,經審查發現原鑒定意見錯誤5件,其他明顯瑕疵18件。
如今,受益的不僅是昌都市檢察機關,檢察技術“云援藏”機制的服務圈一直在擴容。日喀則市檢察院、山南市檢察院等單位在辦理人身傷害案件中遇到難題,也委托漳州市檢察院對法醫技術性證據進行審查、出具專家論證意見并遠程視頻出庭作證,提升辦案質效。
[版面編輯:吳越 劉釗穎] [責任編輯:楊景茹]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