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北京6月5日電(見習記者徐晴子 朱書慧)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本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循環經濟,但如果不能依法處置有害物質,就會導致生態環境嚴重污染。如何妥善解決環境保護與居民就業問題?如何推進源頭治理?
(資料圖片)
6月5日,最高檢發布了檢察機關服務保障碳達峰碳中和典型案例,其中“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漢江分院督促整治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行政公益訴訟案”給出了答案。
2021年3月初,湖北省仙桃市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該市長埫口鎮318國道沿線有大量經營戶無資質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活動。由于工藝低級粗糙、缺乏環保設施,拆解過程中未依法處置或大量排放氯化氫、揮發性有機物、氫氟碳化物等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生態環境。鑒于該線索牽涉面廣,推動難度大,仙桃市檢察院遂將線索移送湖北省檢察院漢江分院。
2021年3月26日、4月12日,漢江分院對仙桃市生態環境局、仙桃市商務局分別立案。經現場勘查、詢問證人、調閱檔案資料,查明仙桃市長埫口鎮沿318國道西起石剅灣村東至黃益村,有124家報廢機動車回收經營者無資質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活動,并存在以下問題:
現場電焊切割產生大量含氟化物、氯化物的廢氣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遇水蒸氣后易形成酸雨,腐蝕植物;
固體廢物未堆放在專門場所、拆解的部分塑料橡膠制品直接焚燒,產生大量氯化氫等有害氣體;
揮發性有機物未得到專業處置,易產生細顆粒物PM2.5及臭氧,易引發灰霾、光化學煙霧等大氣污染;
報廢機動車處理中產生的氫氟碳化物等溫室氣體未交由專業單位進行利用或無害化處置,違反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第二十條第二款相關規定。
仙桃市生態環境局對經營主體違法處置廢物、違法排污問題負有監管職責,仙桃市商務局對無證經營及擅自拆解零部件回收利用問題負有監管職責。
2021年3月30日、4月20日,漢江分院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分別向仙桃市生態環境局、仙桃市商務局制發檢察建議。因該產業涉及從業人員2000余人,仙桃市生態環境局、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長埫口鎮政府等相關行政機關遂組成專班,制定專項整治方案。
經過專項整治,124家經營戶中46戶被取締關停,78戶于2021年6月搬進環評達標且具備報廢機動車拆解資質的某公司場地經營。各經營戶原作業場地被污染的土壤得到了無害化處置,遺留的2500余噸固體廢物被清運至仙桃市垃圾焚燒站,處置用于發電。
為妥善解決仙桃市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發展中存在的資質經營、環境保護與居民就業問題,2021年8月4日,漢江分院組織相關職能部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經營業主和行業代表召開公開聽證會,充分討論如何規范本地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
綜合各方意見,2021年9月26日,漢江分院向仙桃市政府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推進源頭治理。仙桃市政府積極統籌謀劃,通過綜合行政執法監管、與經營業主進行多輪磋商等方式,強化了企業主體責任,優化了相關企業經營方案;吸收部分無資質經營者為其他企業員工,解決了就業問題;制定優惠政策,吸引2家有拆解資質的企業入駐,促使該地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進入規范發展軌道。
據悉,最高檢對該案典型意義作出如是評價: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作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循環經濟,應優先采用資源回收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藝和設備,嚴格控制氯化氫、揮發性有機物、氫氟碳化物等物質的排放,防范二次污染。檢察機關在案件辦理過程中,除督促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進行整改外,還引入公眾評價機制,召開公開聽證會,形成法律監督合力,有效督促行政機關進行系統治理,促進地方產業綠色轉型,降低地區碳排放,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
[責任編輯:楊景茹]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