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案情介紹】 2022年2月,江西省宜春市檢察院收到群眾舉報稱,他們在為家屬辦理完住院手續后,立即有保險代理機構的業務人員來推銷“手術意外險”。經調查核實,2021年以來,部分保險代理機構與宜春市中心城區5家大型醫院達成協議,由保險代理機構在合作醫院推銷相關保險產品。部分保險代理機構的業務人員為精準銷售手術意外險等險種,通過在醫院查詢病人紙質病歷或登錄病歷管理系統,違法獲取大量病人姓名、身份證號、聯系方式、手術類型等患者信息,進而對相關患者進行保險推銷,嚴重侵害患者的合法權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2022年7月,宜春市檢察院向相關行政部門制發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監管涉案醫院,督促醫院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及時堵塞患者個人信息保護漏洞;加強日常監管,對轄區所有醫療機構開展全面清查;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宣傳教育,切實增強醫護人員關于患者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部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召開加強患者診療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部署會,督促5家涉案醫院限期整改,制定出臺《第三方保險業務關于患者醫療健康信息的保密規定》,明確規定保險代理機構業務人員接觸患者時間、不得私自提前與患者聯系等,并規范患者診療信息查詢程序,堵塞信息泄露漏洞。同時,全市439家醫療機構部署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患者診療信息安全專項整頓活動,發現并整改重大信息安全隱患37個,推動建立風險防范機制256項,1.2萬余名醫務人員分期分批參加患者診療信息安全培訓,進一步增強醫療健康信息保護意識,筑牢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安全“防護網”。
今年3月30日,該案入選最高檢發布的個人信息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通訊員鄒翔)
【評析】 檢察機關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突出保護醫療健康服務領域就診患者的個人信息,切實保障個人信息保護法統一正確實施。針對患者信息被泄露的情況,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行政公益訴訟職能優勢,強化協同協作,激活行政執法效能,凝聚個人信息保護執法司法合力,堵塞醫療健康信息安全漏洞。
一是深度挖掘信息泄露源頭。宜春市檢察院在收到群眾關于醫療健康信息泄露的舉報線索后,立即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通過走訪中心城區各大醫療機構,檢察官了解到部分醫院與保險代理機構簽訂了推銷保險產品的合作協議,而患者醫療健康信息泄露源于醫院相關科室監管不嚴,致使保險代理機構業務人員可以在醫院查詢病人紙質病歷或登錄病歷管理系統獲取就診患者個人信息,遂以此為突破口開展調查取證工作。
二是用足用好現有調查手段。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調查工作,應當依法、客觀、全面開展調查,做好取證固證工作。一方面,檢察官調取保險代理機構業務人員的通話記錄,通過大數據比對分析,將其號碼呼出記錄與患者辦理住院手續時間點數據相關聯,發現患者在辦理住院手續后不久即會接到保險代理機構業務人員的電話,印證了患者個人信息泄露的事實;另一方面,檢察官通過詢問保險代理機構業務人員、醫護人員,調取護士站監控視頻以及手術清單等信息,對患者醫療健康信息流轉程序和監管方面的漏洞、信息泄露持續時間、泄露條數等進行綜合判斷,明確相關行政部門在個人信息安全保護上未全面履職問題。
三是溯源修復信息安全漏洞。數字時代,微小漏洞也可能帶來重大安全風險。檢察機關發現患者醫療健康信息安全漏洞后,與相關行政部門加強協同協作,凝聚“公益訴訟檢察+行政執法”合力,筑牢患者醫療健康信息安全屏障。檢察機關通過該案的辦理,推動相關行政部門在醫療機構開展患者醫療健康信息安全專項整治、專題培訓以及案例警示教育活動,提升醫護人員信息保護意識,實現“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輻射效應;相關醫療機構制定出臺《第三方保險業務關于患者醫療健康信息的保密規定》,規范了第三方機構工作流程以及患者診療信息查詢程序等,健全患者醫療健康信息保護長效機制,修復了信息安全漏洞。
(點評人: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檢察官助理廖哲毅)
[版面編輯:楊璐嘉] [責任編輯:高文雯]關鍵詞: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