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正義網北京4月26日電(見習記者王冬)4月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綜合履行檢察職能 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新聞發布會,發布10件檢察機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在發布會上,最高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副主任宋建立從四個方面介紹了這批典型案例的主要特點。
宋建立表示,典型案例彰顯了檢察機關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力度和決心。據記者了解,10件案例中,有7件刑事案件,包括3件商業秘密案件、2件著作權案件、2件商標權案件。既涉及芯片技術、機械制造、計算機軟件等高新技術領域,也涉及地圖、箱包、耳機等傳統領域。檢察機關加強跨部門協作配合,始終保持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依法嚴厲懲治態勢,服務保障企業科技創新和新業態健康發展。“本次發布了3件商業秘密案例和1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案件,都涉及企業的核心技術,檢察機關準確認定罪名,有力指控犯罪行為,全面加強司法保護,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此外,典型案例突出檢察綜合履職,加強綜合保護。10件案例中,除了7件刑事案例,還包括2件行政裁判結果監督案例和1件公益訴訟案例。“案例9和10中,檢察機關針對商標連續三年不使用案件和商標權無效宣告行政糾紛案件提出抗訴,法院再審改判,依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宋建立介紹道。
“加強辦案經驗總結,強化業務指導。”宋建立表示,各地檢察機關在辦理知識產權案件中,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經驗做法。“案例2中,針對被告人將涉案商業秘密用于申請專利導致技術信息被公開的情況,檢察機關既追訴犯罪,又促進被告人返還專利和相關利益,全面維護權利人的合法利益,降低了權利人的維權成本。案例7中,檢察機關借助技術調查官制度,依法認定在電子設備彈窗界面顯示商標標識,能夠起到識別商品來源作用的,構成‘商標性使用’,依法懲治新類型侵權犯罪。”
“強化依法能動履職,推動訴源治理。”宋建立稱,檢察機關不局限于就案辦案,而是依托于個案辦理,延伸檢察職能作用,加強與相關部門協作配合,促進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如案例4中,檢察機關依托知識產權保護長三角一體化協作機制,跨區域對涉案電商平臺開展治理,推動訴源治理。案例8中,檢察機關通過依法履行公益訴訟職能,加強對地理標志綜合保護,形成執法司法保護合力,維護好社會公共利益。”宋建立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王極]關鍵詞: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