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王海霞(右)在中藥材種植基地調研產業發展情況。
王海霞(中)向櫻桃井村村民傳達全國兩會精神。
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潤溪鄉櫻桃井村,坐落在國家4A級旅游景區摩圍山中,朝見漫山云霧,晚賞落日余暉。走進村莊,映入眼簾的是別致的農家小院、連片的瓜果農田,游人漫步在山野鄉間,愜意安寧。從落后村到如今的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山村巨變離不開發展帶頭人,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櫻桃井村黨支部書記王海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16年,王海霞大學畢業返鄉,從縣城搭乘汽車沿著盤山公路蜿蜒顛簸近1小時才回到櫻桃井村。看著家鄉條件仍舊落后,村民生活不富裕,王海霞想借摩圍山景區旅游發展的“東風”,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章,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不久后,王海霞進入村委會工作。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她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共同謀劃,將綠色發展作為村子產業振興的重點,充分利用當地的地理環境、自然景觀和民俗風情,按照“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模式,引進公司開發櫻桃井村黃地峽的旅游資源,建設集高山旅游休閑、納涼避暑為一體的特色民宿,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打造鄉村旅游的靚麗名片。
“在充分保障農戶權益的前提下,以農戶自愿為原則,將黃地峽村民的舊房拆除重建成具有苗家特色的民宿,完善相應的旅游基礎設施,精心打造出集旅游觀光、休閑納涼、采摘體驗為一體的農莊體驗園。”王海霞介紹,農戶既可以流轉土地、在基地務工,還可以通過經營民宿和農家樂增收致富。
“現在夏天來櫻桃井村的游客絡繹不絕,周末客流量可達1000多人,越來越多的農民賺上‘生態錢’、吃上‘旅游飯’。”王海霞介紹,村里現已建成花千骨農業觀光園、黃地峽巴渝民宿、菖蒲塘鄉村旅游接待點等一批景點,切實把村子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打造出渝東南鄉村旅游靚麗名片。
櫻桃井村地處國家4A級景區摩圍山風景區的腹地,平均海拔1300米,森林覆蓋率達80%,有著優良的生態環境,非常適合中藥材生長。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王海霞還帶領全村發展中藥材產業。
“布福娜,雖然聽著有異國色彩,其實是一味中藥材。”王海霞經常對來往游客指著面前爬滿藤葉的棚架講解道,村里正在大力發展布福娜、百部等中藥材產業和經果林產業,為產業振興增添活力。布福娜,也叫“黑老虎”,多生長于海拔1500米至2000米的林中,曬干后能入藥,具有調氣止痛、清肝明目等功效。
“布福娜基地合作社每年用工超2000人次、支付勞務工資18萬元左右,帶動20戶脫貧戶就近務工,平均每戶每年增收5000余元。”王海霞介紹,目前櫻桃井村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800余畝,經果林種植面積達到1000余畝,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將達30萬元以上。如今,櫻桃井村從當初落后的小鄉村發展成了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今年,王海霞不負眾望,當選為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為把基層聲音帶到北京,王海霞經常深入基層,調研目前鄉村振興工作中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將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進行整合匯總。今年兩會上,她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加大對農村的政策扶持,吸引企業入駐鄉村,促進村民就近就業,發揮縣域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上的重要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門強調‘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完善公益訴訟制度’,這賦予檢察機關更重責任。”王海霞表示,她期待檢察機關繼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同時加大普法宣傳工作力度,不斷增強群眾法治意識。
“我是來自基層的代表,將繼續立足鄉村這個舞臺,反映群眾的聲音,把群眾的事情當大事辦好。”談及代表履職,王海霞說道。
[版面編輯:白鷗] [責任編輯:劉蕊]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