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正義網北京4月14日電(見習記者王冬)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共畫“同心圓”。4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深化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示范建設 推動《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國家標準落實”新聞發布會。最高檢第九檢察廳廳長那艷芳在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檢察機關持續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協作配合,下大力氣構建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通過鏈接各類資源、搭建協作平臺,推動政府職能部門、各類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專業力量等共同加入,形成未成年人保護合力。
記者了解到,2018年2月,最高檢和共青團中央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在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加強犯罪預防、強化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等方面探索社會支持工作機制。2019年4月,最高檢和共青團中央在全國40個地區開展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試點。2021年10月在80個地區持續開展社會支持體系示范建設,委托首都師范大學研發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國家標準,以落實未成年人“兩法”為目標,以社會支持體系專業化、規范化建設為主要任務,以示范引領和先鋒帶動為抓手,推動全國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深入開展。
各地檢察機關和共青團組織扎實推進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參與涉案未成年人教育矯治、保護救助等工作,向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從談心談話、社會調查、合適成年人到場、法律援助、技能培訓、社會觀護,到人格甄別、心理疏導、家庭教育指導、對監護人監護意愿和監護條件調查評估、落實就學就業安置等支持,進一步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護質效,促進涉案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助力未成年被害人回歸快樂生活,推動形成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
“社會支持服務內容創新擴展。”那艷芳表示,各示范建設單位在開展基礎服務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庭教育指導、不良行為干預、法治宣傳教育等服務。一組數據展示了此項工作成果——示范建設期間,檢察人員攜手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累計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幫教服務8.5萬人次,覆蓋88.65%的審查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累計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保護救助服務3萬余人次,覆蓋51.23%的受理審查起訴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
“社會支持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據那艷芳介紹,通過司法社工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法治教育、心理疏導和教育矯治等服務,80個示范建設單位涉罪未成年人再犯罪率為4.7%,低于近五年來未成年人再犯率1.2個百分點。各示范單位引入社會力量提供專業服務,附條件不起訴考察幫教項目的社會組織支持率達到100%。
此外,社會支持服務保障力度不斷加大。示范建設期間,累計有2.6萬名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投入專業服務、資源聯絡、組織管理等工作,其中有877人擁有心理咨詢師資質,198人擁有家庭教育指導師資質,59人具有律師執業資格。各試點單位共投入7470萬余元用于場所建設、專業服務、人才培養工作。參與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年度審計及年檢合格率為100%。“社會工作人員力量、社會資源、經費保障進一步規范。”那艷芳說道。
“社會支持服務更加智能化。”檢察機關完善與共青團12355平臺的溝通協作機制,搭建工作管理和溝通平臺。對此,那艷芳進行了舉例介紹:“湖北省黃岡市聯通檢團服務平臺,把團委部門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與檢察機關12309檢察服務平臺進行對接,最大化發揮資源功效。上海市長寧區以‘智慧未檢’開發了長寧區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服務中心微信‘云’平臺,以‘寧萌護未’小程序的形式,線上實現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相關服務的轉介聯動和涉未成年人救助需求線索的高效流轉。”
[責任編輯:顏妤函]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