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主任,我帶著我父親跑了好幾家醫院,都說年紀大,手術風險太高。可看到他這么痛苦,家人們都還是想試一試。”近日,李女士(化姓)紅著眼圈向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鄭琳表達為父親積極治療的愿望。在南京市第一醫院,多科聯手微創“排雷”,解決了李女士的難題。
八旬老人吞咽苦難,一碗粥都得喝上兩小時
李大爺今年80歲,2個多月前出現吞咽困難,一日三餐只能喝粥,可就是喝粥,李大爺也要耗費超過2個小時才能喝完一碗,老人家苦不堪言。李大爺在外院進行了胃鏡檢查,病理結果顯示他患上了食管鱗狀細胞癌,同時胸部CT檢查提示合并食管裂孔疝;而且李大爺還存在嚴重主動脈粥樣硬化,部分伴穿透性潰瘍及附壁血栓形成,加之有腦梗病史,所以手術風險極高。隨后李大爺的女兒帶著他輾轉求醫,均因病情復雜、患者年齡大,被建議保守治療。
(相關資料圖)
鄭琳接診后,詳細評估了李大爺的病情:保守治療,食管癌進展極快,生命將快速受到威脅;手術治療,會存在主動脈破裂、血栓脫落等致命風險。為破解兩難困局,鄭琳邀請血管外科專家陳洪偉等一同會診。經過討論,專家們認為,可通過精準的術前評估與圍術期防控,有效管控主動脈疾病風險,為手術創造條件;鄭琳團隊擁有豐富的腔鏡下食管裂孔疝修補手術經驗,有能力應對因食管裂孔疝可能引發的手術操作風險。
雙鏡聯合,微創手術解危局
李大爺住院后,鄭琳又邀請血管外科、腫瘤內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等多位專家進行多學科討論,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同時制定了詳細的術中方案。鄭琳帶領團隊為李大爺實施了經右胸3D單操作孔胸腔鏡聯合腹腔鏡、左頸部吻合(McKeown術)手術,同步完成了食管癌切除與食管裂孔疝修補。
術中,團隊借助3D胸腔鏡與腹腔鏡的高清視野,精準游離食管腫瘤組織,規避了病變的主動脈區域,同時憑借豐富經驗克服了食管裂孔疝導致的解剖結構變異難題,高效完成食管裂孔疝修補,充分游離胃至十二指腸開口處,保證了管狀胃的長度。整個手術過程精準可控,成功實現了腫瘤根治性切除,且未對脆弱的主動脈造成任何影響。
術后,李大爺在醫護團隊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恢復良好,“感謝大家,之前連喝粥都費勁,現在終于能好好吃飯了!”出院時,李大爺激動地說。
多學科合作,助力危重患者救治
鄭琳介紹,對于合并嚴重主動脈潰瘍的食管癌患者,手術如同在‘雷區’作業,主動脈上的潰瘍與血栓就像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任何操作不慎都可能引發致命后果。采用胸腹腔鏡聯合的微創手術,可大幅降低手術創傷,減少了患者全身炎癥反應發生,更利于高齡患者恢復;3D鏡下視野保證了腫瘤清掃的徹底性和主動脈的保護,也為精準實施食管裂孔疝修補術提供了良好保障。同時,血管外科做好了術中主動脈破裂出血介入下主動脈覆膜支架封堵預案,筑牢手術安全防線。
鄭琳表示,通過多學科的圍術期評估、精準協作與微創技術的成熟應用,這樣才能破解單一學科難以應對的技術難題,最大限度降低手術風險,幫助李大爺這樣的危重患者。
通訊員 曹慧慧 張潔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校對 陶善工
關鍵詞: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