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女足世界杯,終于落下了帷幕。對于中國女足來說,第八次出戰世界杯的鏗鏘玫瑰在首次品嘗到折戟小組賽的苦果之后,前方的道路并不是昏暗的——最起碼,西班牙和英格蘭的強勢、非洲女足的崛起、日本女足成為走得最遠的亞洲球隊,這些都為中國女足如何發展提供了最真實的模板。
對抗男子化、本土聯賽為支撐,這些最真實的案例,反映著足球發展的規律。
【資料圖】
“看看咱們女足,奧運會亞軍、世界杯亞軍、這次亞運會冠軍,三連冠!人家女足怎么啥樣都行呢?”“你看看人家女足姑娘們踢得多好,踢得多艱苦,可是亞運會決賽那天就沒有幾個中國球迷在現場給人家吶喊助威。”在1999年的春晚上,蔡明、郭達和郭冬臨的小品《球迷》中,蔡明發出了“靈魂提問”。
20多年前春晚小品《球迷》,已經在呼吁大家關注女足
“大姐,你說得對,這個中國女足踢得是好,我們也承認。但是女孩子踢球腳下沒勁,不太好看。”劇情的需要,當時的郭冬臨給予了這樣的回應。
這其實是不少中國球迷根深蒂固的想法,在男足更具爆發力、更具對抗性的比賽面前,中國女足縱然成績比男足好,但并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
但本屆女足世界杯,從場面上來看女足的對抗程度已經“史無前例”地向男足靠攏——更快的攻防轉換速度、更加兇狠的拼搶、質量更高的傳接球配合,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甚至在世界杯開打之前,中國女足的隊長王珊珊便作出分析:“歐洲強隊的技術越來越男子化,她們的攻防轉換節奏越來越快,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深諳中國女足發展之道的水慶霞自然懂得這些道理,于是水慶霞對中國女足的身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這里面包括不限制于高速跑和沖刺跑的距離越來越長、強度對抗和高速跑動狀態下也具備處理好球的能力、盡可能增強體能儲備上限......
事實證明,長期以“拼搏”為打法的中國女足,在歐洲球隊絕對的實力面前,顯得有些不堪一擊。雖然他們能夠頑強地在丹麥面前1球小負,但1比6慘敗英格蘭,則“赤裸裸”地展現了亞洲球隊與歐洲球隊的真實差距。
“精神力量無法填補專業技能的缺陷。”“在韓國沒有高水平和高強度的女足比賽,我們的訓練太多,強度卻不大。”無論是越南主帥梅德鐘還是韓國女足教頭科林·貝爾,都講述了這樣的現實。
再以當年的觀念去看女足,顯然有些“out”了。
西班牙女足奪冠
無論是首奪女足世界杯冠軍的西班牙、還是為“亞洲代言”的日本隊,她們在本屆世界杯賽場上的成功,與其注重國內聯賽發展密不可分。
以西班牙女足聯賽為例,這項于1988年由西班牙足協牽頭成立的全國女足聯賽,在30多年的時間中先后經歷了榮譽聯賽、超級聯賽的過渡以及多種賽制的嘗試,終于在2011年成立女足西甲聯賽。而當時西班牙足協為了讓西甲女足更快發展,制定了給予一、二級女足職業聯賽的地位;同時為頂級聯賽的女足球員制定了最低工資標準的相關制度。
也正是這樣的保障,讓越來越多的男足俱樂部加入了女足事業的建設當中——最初在女足聯賽發展早期,西班牙僅有塞維利亞、皇家巴拉多利德等男足球隊愿意設立女足隊伍,但到了今天,巴薩、皇馬、馬競等大多數球迷熟悉的西甲球隊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女足。
其實在中國足球大環境層面,也有著“男足帶女足”的政策。以山東泰山俱樂部為例,他們帶的女足就是曲阜師范大學的女足隊伍。但從現在的大環境看,女超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及中超。
同樣日本女子聯賽,也是很好的范本。2011年,日本女足奪得了女足世界杯冠軍,這是一個轉折點。這使得原本幾乎無人問津的聯賽突然有了上座率,隨之而來的還有知名電視臺轉播以及贊助。
就這樣,在經歷了10年的發展之后,在2021年,日本第一個完全職業化女足聯賽“WE聯賽”正式拉開序幕。這項賽事成立之初便效仿歐洲聯賽,從每年的9月進行到次年5月,升降級制度等賽制則借鑒了美國女足聯賽。WE聯賽還采取提供額外補貼和翻譯等措施來吸引世界排名靠前的國家優秀外援前來效力,讓國內球員也有機會與國外高手過招;更重要的是,目前日本女足聯賽的體系已經達到了6個,覆蓋了9個地區下轄的全部47個都道府縣,而各都道府縣又各自有下屬的市級聯賽等低級別聯賽。同時,日本女足還擁有皇后杯和WE聯賽杯兩大杯賽。
WE聯賽
這樣看來,西班牙和日本女足的成功,是有“科學依據”的。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